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武則天選擇把皇位還給夫家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武則天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在那個時代,人民並不是很能接受一個女人當皇帝,很多人還是覺得天下是李唐的。更糟糕的是,她的幾個侄子能力平平,不能服眾。所以在朝堂上討論立繼承人時,大部分大臣都主張重新立李家,李昭德、狄仁傑等都極力主張重立李顯。

    狄仁傑還特別強調北方邊境有警,廬陵王李顯去招募士兵,沒幾天就招募到了五萬人,來說明民間對李唐的擁護。

    第二,從封建禮法上來說,女人出嫁以後和孃家就沒什麼關係了。所以李昭德、狄仁傑在勸說武則天時,就說只有給父母祭祀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從來沒聽過把姑姑放在宗廟裡的。這對於身體不好的武則天觸動也很大,畢竟當時的人很注重死後的祭祀。

    所以武則天最後選擇把天下還給李家也就不奇怪了。

  • 2 # 紅紅的飄帶

    武則天雖打破了只有男人,才能當皇帝的先例,但她始終未走出哪種封建禮儀的思想,狄仁傑一句,陛下難道想當餓鬼乎,便讓她堅定了傳位於子的決定,因諾讓她侄子繼位,她侄子肯定不會奉遵她為大周的開國皇帝,她也不能配享太廟,但她兒子繼位,至少會讓自己的母親以皇后之位,配享大唐的太廟,不會成為孤魂野鬼,古時很講究這個,所以,為什麼武則天臨死之前取消自己的帝號後改稱皇后,因百年之後,自己至少是李唐王朝的兒媳,可以配享太廟,享受後代的供奉,她死後她兒子唐中宗李顯,也沒讓她失望,不但配享太廟,還在眾臣的反對下,讓她和自己的父皇李治合葬乾陵。乾陵也是第一個葬有倆個皇帝的帝陵。

  • 3 # 南梔子ing

    武則天在男權為上的世界打造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建立了自己的功業。她在晚年時期,非常糾結繼承人的問題,她在兒子李顯和侄子武三思之間徘徊不定,其實她內心更偏向於侄子,因為自己是武家人,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自然也要隨著姓武。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傳位侄子這種做法又顯得不合情理。當她提出這中想法的時候,就遭到了朝中群臣的反對,以狄仁傑為首的大臣們紛紛進言,狄仁傑更是分析了其中的利害,讓武則天改變了想法,狄仁傑說:兒子與侄子,從關係上論,您與前者更親,傳位於兒子,便能夠永遠接受供拜,若傳位於侄子,世上哪有侄子敬姑姑的說法。這讓武則天恍然大悟,細心一想,也確實如此。並且在這件事中,武則天看到在朝堂之上,還存在很多支援李唐王朝的人,如果自己不聽勸告,強行傳位武三思,怕是會引起很大的動亂。這些都影響著武則天的決定,她依然猶豫不決,於是傳位之事就這樣被擱著了。

    之後每次談到傳位這個問題,朝廷上的"擁李派"和"擁舞派"都會展開激烈的爭辯,雙方各不相讓,但武則天始終沒有立下決定,弄得每次都是無果而終。

    後來武三思出於心急,便不斷設計陷害太子李顯,甚至想除掉李顯這個妨礙自己的人。武三思一直待在武則天手下做事,武則天對他的為人也有一定的瞭解,武三思的父親是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哥哥,但是他對武則天並不好,武則天的父親去世後,哥哥便仗勢欺人,對武則天母女冷嘲熱諷,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後,便設計將哥哥處死了,哥哥的家人被流放到偏僻地方。直到武則天登上皇位之後,她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才將那些流落在外的侄子們召回來,並且都給他們封了官。但是侄子們身上依然殘留在他們父親的做派,私底下肆意妄為,無惡不作。武則天也知道武三思平日的作為,再加上他對太子的陷害,武則天更加明白,自己不能夠將皇位傳給這樣品行惡劣的人。

    武則天左思右想,心裡漸漸有了想法,但是她也沒有公之於眾。最後,在武則天病重之時,朝政大臣慫恿太子李顯發動政變,奪取政權,逼迫武則天傳位於李顯,傳位之事才正式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買一套房子首付還差一萬塊錢,所有的親戚都借了個遍沒一個肯借的,這種絕望有誰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