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夜堂堂
-
2 # 灋球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先來介紹三藩之亂這個歷史事件。
三藩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叛亂事件。始於公元1673年。三藩分別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之前由於清廷剛入關,需要對付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政府的反抗,無力解決這個問題。過了幾年後,南方駐雲南的吳三桂、駐廣東的尚可喜、駐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與清廷分庭抗禮。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便引起了這場戰爭。
對於吳三桂的投降而被拒絕。可以從以下幾個原因分析。
(1)吳三桂年事已高且後繼無人,清朝明白“乘他病,要他命”之理。
(2)劃江而治,錯失戰機。讓康熙調整了軍事部署,已無懼吳三桂。
(3)三藩的兩藩耿精忠和尚可喜投降清朝,吳三桂處於分化失去支援。清朝的實力大大增強。
(4)統治的必然性,康熙帝明白無論如何都要解決辦法問題。此時已有實力,更待何時。
-
3 # 璜琥玦璋
總的來說,實力決定話語權,從強弱對比就能看到事情發展走向。 1.康熙的性格剛強,不妥協。這裡以康熙朝的瓷器為例,康熙五彩是有名的硬彩,而硬彩的特色就是不曖昧,表意鮮明。一個朝代的瓷器往往能反應帝王的性格,由此康熙的性格可見一斑。 2.強弱對比明顯。雖然當時吳三桂提出劃江而治,但本身三藩之內勾心鬥角,而且另外兩藩本來就有降清的打算;吳三桂年老體衰,兒子被殺,內心悽慘悲涼,而康熙軍隊已經嚴陣以待;同時吳三桂殺害了南明後主,本就不得民心。 3.國家統一本就是大的趨勢。比如漢初的分封郡縣並行,劉邦本來就是被逼無奈做出的決定,而且景帝也很明確地因此而背了吳楚七國之亂的鍋,所以說割裂的情況對於大一統的王朝來說是不可行的。歷史是可以借鑑的,統一本就是大勢所趨。以上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堅強剛毅的皇帝,面對敵弱我強的形勢,抱著統一祖國的願望,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求和的。看了這麼多,談談你覺得康熙是個怎麼樣的皇帝呢?歡迎點贊評論,我們一起讀史。
-
4 # 夢中小雅502
康熙不同席求和,很好理解,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第一,吳三桂是明朝將領,背叛了明朝,俗話說,忠臣不事二主,你吳三桂能背叛明朝,那就很可能背叛清朝,養著你,等養肥了,倒黴的是清王朝。
第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在康熙時期,清王朝處於上升的趨勢,正是8點的太陽,豈能容忍三藩的存在,而且吳三桂屬於三藩中最大的勢力,除了他,尚可喜和耿精忠自然手到擒來。
第三,作為一個帝王,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帝王,不說是開疆拓土,但最起碼要求版圖完整。
回覆列表
第一,吳三桂,是著名的叛將,他可以背叛明朝,可以背叛清朝,當然留著求和他還可以再次背叛也說不定,康熙自然不會相信他了。誰會相信一個經常反覆無常的人呢?而且吳三桂的能力還不差。
第二,吳三桂是必須除掉的,有吳三桂在,地方也不會安定,造反的勢力就會更加囂張。
第三,如果同意了求和,那麼就不能徹底去除藩王的勢力,而且民心不定,而且求和的話肯定有條件,也就是妥協,康熙自然不願意了,我的員工想幹掉我當董事長,然後打不贏了就跟我求和,還想在公司繼續幹下去,是個人都不願意。
第四,看不起吳三桂這種人,反覆無常,沒有信任,也不會信任。此時的康熙已經下定決心幹掉吳三桂了,更別說是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