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有一個3歲的女兒,我爸爸是獨生子女我也是獨生子女,沒體驗過兄弟,大伯那種至親情,看著姑娘不知道需不需要兄弟姐妹的陪伴!怕他以後孤獨,也怕自己以後姑娘嫁人了,家裡空了。
9
回覆列表
  • 1 # 護童使者

    這個問題真的是因人而異的。我的觀念是,這一生只要體驗過做媽媽的滋味就行了,等把孩子撫養成人了,就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坦白說,現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小的時候大家都很親,等長大後還都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真出了什麼問題,也不見得會掏心掏肺的幫你,到時候更鬧心,如果擔心我們老了孩子沒人管了,那完全不用操這閒心,等我們老的時候,孩子也都步入中年,想必也早就掌握了在這世上更好的生存的技能,各方面也都穩定下來了,所以需要到我們的地方可能真的會很少。

    當然,兄弟姐妹多一點自然也會有多的好處,就看你給自己的家庭及以後的生活怎麼定位了,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選的時候,就不斷的停下來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心裡一直重複的那個答案就是你最想要的。

  • 2 # 笑容悠然

    關於這個問題,應該是角度不同,觀點不一樣,每個家庭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斟酌。

    但是就普遍情況而言,從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健康的角度來說,每個家庭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寶寶。

    孩子是需要有競爭的成長的環境的,從小在有競爭的環境中成長,所獲得的資源,對於孩子將來在社會中生活,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代中國,由於計劃生育的政策,導致獨生子女家庭的大量增加,從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獨生子女問題,事實證明多子女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比獨生子女更具有社會競爭力。

  • 3 # Sylvia狂熱的旅行媽媽

    我是這麼認為的,生孩子是爸爸媽媽的事,孩子生下來是需要有好的教育環境,拼的是爸爸媽媽的人生功底,大部分媽媽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表面是圓滿了,,放棄了自己,追求安逸的生活,結果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陷入了煩惱的泥沼,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大部分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間歇性地關注孩子,想起來抓一抓,犯錯了罵一罵,管孩子心理沒底,不確信,沒信心。捫心自問了嗎?其實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不成才的一小部分,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爸爸媽媽的處事態度和人生感悟,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以身示教,都會影響到孩子,我的觀點就是能教育好孩子再考慮要不要多生孩子,只生不養,還不如不要,現在就是流行生下來就讓婆婆,丈母孃來帶,只要數量不要質量,那樣孩子將來長大也會埋怨爸爸媽媽沒有教育好他們的,所以要孩子之前,先考慮自己稱職不稱職這是關鍵

  • 4 # 凌兒媽媽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別人沒有用,應該冷靜的思考,再問問自己能夠帶給孩子怎樣的生活和教育。

    我的一個朋友,當初生了一個男孩,老公表示不要二胎了,可是老婆悄悄的懷孕了。那既然懷了只能生下來 ,可是夫妻都要外出打工,帶不了孩子,於是孩子從八個月開始一直放在老家給奶奶帶,一年能見上兩面就不錯了。

    據他們說,兩個孩子現在對他們很陌生,從來不打電話不交流。過年他們回去孩子也很漠然 你們來不來我的生活都一樣。對於這種情況的話,我覺得真的就不應該一味的想著要給寶寶多幾個兄弟姐妹,這樣對孩子是不負責任的。而是光聽描述就覺得很心酸,孩子從沒享受過父母之愛,那孩子的快樂和幸福感從哪來呢?

    要生幾個孩子都是自己家庭的事,但還真的是要三思而後行。也許窮那麼一點倒也無所謂,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也好。怕就怕為了生活背井離鄉,孩子卻留在遙遠的故鄉。

  • 5 # 一種常態

    既然你和你的爸爸都是獨生子女,那麼應該對獨生子女的感受很清楚啊。比如你覺得你出嫁後,你的爸媽覺得家裡空了嗎?你自己是獨生女,你覺得自己需要兄弟姐妹的陪伴嗎?一個家庭生幾個好,是否需要給老大多個兄弟姐妹?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取決於家庭各方面的因素,而不僅僅在於是否生個老二給老大作伴兒。

    這些因素應該包括:第一,家庭經歷經濟能力。如果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允許生二胎,那麼應該慎重考慮,否則不堪重負下的生活是很艱難的。第二,媽媽的意願。雖然說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但是我們知道,懷孕以及生子最初的一兩年裡,媽媽是需要付出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的,所以媽媽是否願意呢?這畢竟是一個長時間的事,所以一定要考慮媽媽的意願。第三,是否有精力去照顧兩個孩子。因此生二胎是一個需要多方面考慮的事情,僅僅為了給老大作伴兒未免有些太唐突。所以,慎重考慮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網紅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