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媽媽可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寶寶逐漸的對自己的性別有了些許的認識。兩性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激素水平的不同,而男寶寶和女寶寶隨著他們的生長髮育,受激素水平的調節越來越明顯,從而表現也就會有所區別。
回覆列表
-
1 # 超級寶貝旺仔
-
2 # 璟大人
我女兒兩歲多,我感覺性格有點分裂。喜歡扮演公主拿個魔法棒到處變,又喜歡和一群男孩子瘋跑瘋追玩打架遊戲。
平時也讓我很鬱悶,有時候特別厲害老搶別人的東西還打別人,像個男孩一樣,我老兇她。可有時候別人搶她的東西她不搶,還坐到地上假哭,又成了唯唯諾諾的女孩子……
我也瘋了,摸不清她的性格,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
-
3 # 鵜鶘心理陳小康
題主問的其實是兒童性別角色行為的問題。小寶寶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僅要認識自己在生物學特點上的性別歸屬(是男孩, 還是女孩),還應瞭解並形成社會規定的適合於某一性別的個性特徵、行為特徵及社會功能等 ,即要有與自己的性別相適應的角色行為(比如男孩子要勇敢、果斷、包容,女孩子要體貼、依賴等)。
題主講主要是因為激素水平的差異,造成了不同性別寶寶角色行為的差異。這種說法是片面。當前兒童心理學研究者通常認為,性別角色行為主要是激素與環境互動作用的基礎上發展的,性激素影響大腦和先天氣質,但性別差異的程度、範圍依賴於後天強化的程度。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觀察學習是性別角色行為形成的重要途徑。兒童透過觀察父母、姐妹、玩伴等人物,有機會學習社會所期望的男性行為和女性行為。小時候,父母是最有影響力的榜樣,以後會從朋友那獲得更多行為的標準。兒童會注意到某種特定的行為通常更多地表現在某種性別的人身上,如男人常幹一些修理汽車或需要力氣的活,而女人常幹一些做飯、縫紉等家務。然後在一些場合下表現出這種行為,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會受到他人的讚賞,不符合社會性別角色的行為會受到批評(比如男孩子很勇敢不怕黑會受到他人的讚賞,而懦弱膽小愛玩洋娃娃會受到他人的否認),因為這種社會文化的影響,兒童發展出更適應的性別角色行為。
總之,寶寶的性別角色行為主要是激素與環境互動作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小孩子三歲就有性意識了。我看過很多關於在性別意識或者性別隱私的文章,比如說:媽媽會帶女寶寶去游泳告訴她泳衣蓋住的地方除了媽媽其他人都不可以碰;還有有的小姑娘當他爸爸在臥室時,她換衣服會讓爸爸出去。這些都是性別意識及性別差異的意識。寶寶出生到現在我就不讓別人碰他的隱私部位,我的寶寶是男生,我也不會讓別人他的咪咪,洗澡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別人不能碰你的小雞雞。其實對於私密部位的保護孩子從小就有,有時候摸摸寶寶的尿布溼了沒有的時候會偶爾碰到他的弟弟,他就會一動,很不願意。所以,關於性別意識和性別差異在現在這樣的社會里應該在合適的年齡告訴孩子,不要以為他自己長大了就知道了,那是舊社會的思想了,孩子三歲就有性意識了,該告訴他男女有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