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老師xixi
-
2 # 辯證哲學論
首先,中國歷史上並不是到東漢才出現宦官擅政的,秦末“指鹿為馬”的趙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兩漢則多是外戚專權,唐明兩朝多是宦官擅政。
-
3 # 皓月凌空故事會
其實最終主要責任還是當時的當政最高領靈帝太腐朽了,導致朝政腐敗宦官專權買官弼爵太氾濫了,使國家喪失了正當行使國計民生的效應,這才走向了沒落的道路。
首先第一點不是東漢才出現宦官干政,秦朝趙高就是宦官干政的先師。然後東漢的滅亡怪宦官那就相當於拉不出便便,非要怪茅廁一樣,要是君主強大明智,宦官能亂政嗎?
中國古代王朝一直實行的都是高度集中的君主封建制度,這樣的制度優勢在於君主強,則國家強,但是同樣劣勢則是君主弱,國家就弱。宦官的起源比較早,可以講中國古代宦官要比皇帝多得多,而有名的宦官數量也非常多,宦官作為常伴隨君王周邊的奴僕,隱形的權力實際上很大。比如秦朝趙高,顛覆了秦朝的政權,漢武帝時期的蘇文,可以陷害太子,往後的明朝著名的魏忠賢更是到了可以呼風喚雨的地步。
但是要是把一個王朝的滅亡歸咎於宦官,那實際上卻是有點冤枉宦官了,東漢末年皇帝普遍年幼,在權利的爭奪上出現了著名的“戚宦之爭”,雖然此事對東漢政局影響很大,但是往後的漢桓帝漢靈帝都是成年人吧?而且權利是在他們的手中,但如果他們稍微有點能力,必然知道宦官亂政的弊端,但是他倆一個比一個寵幸宦官,把東漢這艘破爛不堪的船,敲打的更破舊,也許他倆做不到像後續崇禎那樣把魏忠賢一鍋端的,但是至少可以不重用宦官。
因此諸葛亮的出師表說“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所以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臣談論這事,未嘗不嘆息而痛恨桓帝、靈帝時期的腐敗。”
東漢的滅亡要怪應該怪皇帝的昏庸,沒有皇帝的昏庸,這幫太監能有機會亂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