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芳說芳語
-
2 # 電動門道閘銷售
搬遷拆遷方案:
一、各戶25平/人安置,安置面積=25平/人*該戶人口(該戶人口截止時間是2015年12月31日),搬遷戶每人自籌10000元/人。
二、原則上每戶可適當提高1口人標準購買安置房。
三、樓房價格,磚混樓房以一層為基層標準,價格為1550元每平方米,每增加一層價格加15元,頂層和一層同價,磚混樓房架空層每平方米1500元,能做車庫使用的2000元/平方米;框剪高層以一層為基準層,1800元/平方米,頂樓與一層同價,每增加一層價格增加20元,地下室1000元/平方米。
四、搬遷政策安置後,舊房抵頂面積小與抵頂面積的,補齊差價後按搬遷政策安置。抵頂面積仍有剩餘面積的,剩餘面積實施評估,只給貨幣補償。
五、房屋評估等級/平方米:
1等房1000元
2等房800元
3等房600元
4等房400元
六、裝修評估等級/平方米:
1等裝修80元
2等裝修40元
七、舊房抵頂多層磚混樓房:
1等房1:1
2等房1.1:1
3等房1.2:1
4等房1.5:1
八、舊房抵頂框剪高層樓房:
1等房1.2:1
2等房1.3:1
3等房1.4:1
4等房1.6:1
以上是我們這裡的標準,座標大名黃金堤鄉。好不好自在人心。我就不說什麼。
讓農民先入住新房,慢慢引導,然後再拆除舊房。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常見問題
一、享受易地扶貧搬遷同時具備的兩項條件是
(一)遷出地區域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①是土地貧瘠、人地矛盾突出、水資源匱乏等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透過就地就近幫扶促進生產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重點是貧困程度相對較深的貧困村;
②是生態環境脆弱,屬於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④是地理位置距離中心城鎮和縣級以上交通幹道偏遠,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落後,嚴重製約區域發展,並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遠高於易地扶貧搬遷成本的區域。
(二)搬遷物件除居住地滿足遷出地區域條件外,搬遷家庭個體還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①是住房條件相對較差,願意拆除舊房參加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②是受教育程度低,或勞動能力弱,或家庭農業生產資源相對較少,靠就地就近從事勞動生產仍不能有效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④是滿足遷出地區域條件的50戶以下、且貧困發生率在50%以上的自然村寨,進行整體搬遷;
⑤是對鰥孤寡殘等特困戶需要易地扶貧搬遷的,由政府根據家庭實際人口統一提供相應的安置房免費居住,產權歸政府所有,也可結合民政供養服務機構進行安置。
總之,整體搬遷戶貧困率必須達到50%以上,零星搬遷戶必須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二、不願拆除舊房的農戶能不能列為搬遷物件?
不能。
搬遷物件在安置地獲得新房後,必須拆除原有住房進行復墾,目的是為了恢復土地和生態。不願意簽訂搬遷及舊房拆除復墾協議,並且經教育引導仍不願改變主意的農戶,不能列入易地扶貧搬遷物件。
按照省指揮部第七次會議紀要明確:舊房復墾費按人均2500元納入土地增減掛成本進行核算。
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方式有哪些?
統一“以產定搬,以崗定搬”的原則,以縣城安置為主,中心集鎮安置為輔。
四、安置房建設面積標準有哪些?
①是縣城安置點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0㎡;
②是中心村安置點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
④是每戶的面積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超差面積在5㎡以內屬於正常,按照“一戶一賬” 據實以實物型補差,確保搬遷物件享受政策的全部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