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矩心眼界
-
2 # 最茶心理
提這個意見要看是在什麼前提之下。如果你作為局外人,看到朋友將面臨某個困境,作為局外人的你跟他溝通時,可以把你所看清的這個是事情經過以及一些細節進行描述,並得以呈現。
這個呈現不帶任何的評價,只是希望透過你的呈現,讓TA跳出自己的角色,以第三人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事情,從而獲得更清晰的認識。
如果你跟他提的意見是與你有關係的話,建議用感受性的語言跟對方去表達,讓TA從你的感覺中體會到TA的不足或者需要修正的地方。
你的感覺表達得越真實越細微,他做的相應調整就越到位,你們的溝通也就越向一致性發展。於是,你們之間面臨的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很多時候,不是人家不明白,而是他們沒看到或者不知道,或者看到知道了,卻裝著傻去滿足其內心需要。所以有些話無需說的太明,但可以理得很清。你覺得呢?
-
3 # 心理諮詢師趙迪
我們給朋友提意見,最終目的是希望朋友能夠接受我們的意見,做出改變。所以我們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和契機的,當然這與對方是誰?你要提的意見是哪方面的等有很大關係。
1. 關係越不親近越要注意表達方式,同時,親近的朋友也不能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人是有自我保護的本能的,“意見”本身是對自己某種行為的否定,人本能上其實是會有反抗的。只要我們的社會性告訴我們聽取意見對我們有好處,或者是社會關係要求我們要聽。
對於提意見的人而言,改用一種善意的、溫柔的口吻,以協商的語氣,先肯定對方然後再提出改進意見可以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2. 儘量不對私人化問題提意見
曾經有人問我,覺得自己閨蜜的男朋友不好,想勸她分手該不該說,我的建議是如果對方沒有因此感到煩惱而找到你問你的意見那麼就不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別人的生活是偏見的,是“你眼中的”,真正每個人的生活是什麼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對於你都並不完全瞭解的事情有有什麼資格提意見呢?
3. 提意見儘量選擇人少而氣氛緩和的環境
出於“面子”和自我保護,人在人多、場合嚴肅的環境下對意見的抗拒心理比較強,所以提意見最好選擇單獨和對方說,不妨在一起聊天、喝茶、吃飯的時候自己把事情帶出來。
社交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愉快!
-
4 # 暖心理
“該不該”主要取決於你和你的朋友在此時此刻的交流狀態。交流狀態含義比較模糊,比如你們當時的氣場、情緒情感、穩定性、信任度、包容性等等。簡單一句話概括,所謂“有話直說”是不是真的可以達到效果,是判斷”該不該”的關鍵。
試想一下,當兩個人情緒上稍有牴觸,話說出來是否還可以僅僅是被當做“話”,甚至你認為的可能的“真相”呢?它有可能變成刀,刺破人的最後一道防線,導致精神崩潰;它也有可能變成一瓶安眠藥,去延緩倦怠和痛苦,導致問題惡化。“直說”不是唯一手段,你作為對方的朋友,甚至是對方可以真正信任和尊重的朋友,你在整個溝透過程中到底可以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是需要你來主動細細思考的。
經歷和經驗,往往會讓人覺得自己可以看破,不過有的時候事實並非如此。所以,當你面對面感受到你的朋友真實的狀態時,再決定是否需要“有話直說”吧!當然,“跟著你的心走”往往陳詞濫調,不過它確真的管用,不妨多用內心去思考是否需要,或應不應該。
如果朋友的行為和思考方式讓你很不舒服,你希望對他表達出你的態度和想法的話,“有話直說”可能就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也許你在意的點對於他來說是盲點,或你們彼此都很執著於自己的標準,“直說”會導致很激烈的衝突,甚至是深入人格的詆譭和蔑視。建議是以就事論事的態度,根據一件事,或幾件相似的事情,彼此在很友好的狀態下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涉及任何評價,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看看哪裡存在誤解,哪裡需要雙方共同調整。如果你們想繼續做朋友,當出現問題時,一定是跟兩個人都有關的,而不是隻有一個人有問題。
回覆列表
在一般溝通中,“事實重要,還是感受更重要”?很多人會毫不猶豫說,事實勝於雄辯,當然事實重要!其實給朋友提意見,感受也很重要,如果對方聽了,火冒三丈,你再好的建議他也聽不進去。
很多時候,感受比事實更重要。因為每個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實不同,結論不同。所謂的事實有時也是靠不住的。
而感受則是實實在在的,感受不好,如針針見血紮在心上。在一般的親情當中,快樂的比正確的更重要,不要贏了道理,輸了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