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京寶貝之崧大崧二

    科教興國作為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在落後的情況下,在現有的基礎條件下,如何能夠快速的提高全民素質,如何快速的推進現代化程序,無疑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也因此快速的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找一條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之路,就稱為我們所有人關心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方方面面都在改變,教育之路也需要不斷探索。

    談一下我在日本職場,感受最深的兩個方面。在日本,好多公司有早上開早會的習慣,讓我驚訝的是無論新員工還是老員工,都能引經據典的,整上一段,不做作不緊張。我也算大風大浪過來的人了,還是令我很佩服,他們很多也文化不高,只是專科學校畢業,甚至是高中文化的也有。另一個方面就是日本人的字都寫的很好,有不少人兩個手都能學習,籤檔案用左手,寫檔案用右手。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日語不好,不少日本人給我用筆畫,雖是簡單幾筆,卻勾畫的惟妙惟肖。

    後來,有了小孩,接受了日本的教育,也慢慢找到了一些答案。在日本,我們孩子練習寫字不是從寫字開始的,是從畫線開始的,曲線,折線,直線,粗線,細線。大概兩三個月時間之後,才開始寫日本的假名。一開始我不明白,後來孩子寫的字挺漂亮,才感覺劃線能讓孩子養成好的寫字習慣,筆握的穩,字寫的正。不先學走,直接學跑,不見得是件好事。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有各種集體活動和發表會。需要每個孩子都要參加,每個孩子在大家面前展示。從簡單的自我介紹到長大之後的理想,心理素質就是這樣練就的。

    中國也重視體育,但總感覺有些功利。我上學的時候,從小學到初中,運動會都是班裡幾個體育好的去表現。到了高中略有改善,自願報名自己拿手的專案,但大部分人,感覺不突出個沒能參與。在日本是每個孩子都要參與的,殘疾人無例外的需要參與進來。其實結果不是很重要,參與進來對孩子就是最好的鍛鍊。

    日本很多由孩子家長為主的體育俱樂部,棒球,籃球,足球等等。非盈利性質,教練都是志願者,為了維持俱樂部運營學生只需要交一點點費用。場地是借用小學的,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有類似的組織,有的是籃球,有的是足球,有的是乒乓球,各有不同。利用週末業餘時間,對孩子做專業的訓練。然後,參加地區大賽,全國大賽。不論孩子的身體條件如何,不論是男孩女孩,都可以參加。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就應從每個人抓起。我認為這是值得借鑑的,等我老了,想在中國也用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孩子盡一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來選擇安全的兒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