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品牌定位等
10
回覆列表
  • 1 # 小喬生活匯

    賓士-魏國

    賓士:同曹阿瞞一樣家大業大,A級,B級,C級,D級,各種尺寸一應俱全,說到轎車就想到賓士,但是上一代賓士C在中國並不如A4賣的好,這次的換代新C一雪前恥,雖然定價堪比五系,但也依舊大賣,在2017年一月份的銷量高達13087,甩了寶馬和奧迪幾條街,新E也大有碾壓中大系車型的態勢。

    在13到15年間,賓士先後推出新車型CLA、GLA,以及入門級車A級、旗艦級車S級的改款,確立了新家族臉的設計,一洗賓士上一代的古板印象。

    在15到16年間,完成了SUV車系的重新整合,將GLK級、M級、GL級,統一命名為GLC、GLE、GLS級,同時完成市場核心車型C、E級的換代。

    總結分析:這五年來,賓士改革的步伐相當迅速且有條不紊,整體家族臉譜的換代,突出一個精簡。戰略上開拓低端市場,並且捨棄了相當重要的M級系列,進取變革的信心十分強烈,並且完成了招牌S的換代,賓士的每一步棋都既激進又穩健,賓士的每一個系列都如魏國魏將一般能獨當一面。

    寶馬-吳國

    寶馬:偏安一隅的寶馬雖然不如賓士整體上變革迅速,由於之前7系在華的失敗,寶馬的戰略方向開始主打年輕、主打個性、向低端市場開拓。

    在華本土化的產物,新一代寶馬X1,後驅變前驅,4缸變3缸,但是換來的是超大的後排空間,全景的天窗,以及下放的價格。畢竟現在寶馬X1都和途觀有價格重疊了,捨棄了性格的寶馬,是否真能換來銷量的提升,讓人拭目以待。

    BMW i系列是一種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試驗,i3的純電或增程式以及i8的插電式混合,寶馬試圖“重新定義城市移動出行方式”。

    蜀國-奧迪

    奧迪:同劉備一樣依靠劉皇叔的名號,使得A4以及A6成為了一代官車的代名詞,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官車的時代也已落幕。

    去年是奧迪在華極為動盪的一年,雖然奧迪在大陸銷量不凡,但是股比結構中:一汽佔60%,大眾佔30%,奧迪佔10%,這讓奧迪極為不滿,在失去官車庇護的光環後,奧迪試圖單飛,“上汽奧迪”的流言已經滿城風雨。

    在奧迪推出的A3成功之後,奧迪正一步一步的擺脫自己嚴肅的官車形象。但是和丞相孔明一樣,北伐的路途艱難無比,2016年11月份以廣匯、中升、新元素為代表的近30家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集團在佛山保利洲際大酒店集體“逼宮”奧迪,使得上汽奧迪胎死腹中。

    總結分析:依靠著吃“官車”印象老本的奧迪,假若再不與上汽合作,和上汽以及經銷商糾扯不清,不推出A5和A7的話,等待奧迪的恐怕就是慢性死亡。

    寫在最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比全面開花的賓士和定位準確的寶馬,奧迪靠之前的官車印象和驚豔的A4L打下的大好河山,快被消耗殆盡。

  • 2 # kolon07

    賓士:我舒適……

    寶馬:我運動……

    奧迪:我,我,我燈亮!

    賓士:……

    寶馬:……

  • 3 # DearAuto

    大家總是會拿BBA(賓士、寶馬、奧迪)三家來PK一番,尤其是2017年,BBA三家在中國的銷量在60萬輛左右,沒有拉開距離,但是有一個數據或許可以很好說明這一問題—平均單車售價:賓士47萬元、寶馬42萬元、奧迪34萬元,這樣一看就一目瞭然。

    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戴姆勒(含賓士、smart)全年在華銷量為610,965輛,增長25.9%,成為中國市場首家銷量超過60萬輛的豪華車品牌,銷售總量名列第一;奧迪全年銷量為595,700 輛,增長1.1%;寶馬(含Mini)全年銷量為594,388 輛,增長15.1%。

    不管以什麼口徑來計算,按集團來統計,賓士的銷量都是第一,如果以單一品牌來計算,則是奧迪NO.1。

    不過大家都別瞎BB,扯來扯去,BBA幾乎壟斷了豪華車市場,後面的只能喝湯了,錢大多數被德國人賺去了,但在中國還是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稅收。(鹿鼎記)

  • 4 # 紐扣愛上拉鍊

    這三家都是世界豪華品牌著名汽車廠商,號稱德系三劍客,各自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我們先說賓士,最早的汽車就是卡爾.本次發明的,所以賓士也被譽為汽車發明者的稱號,已有一百多歷史,賓士以生產豪華,舒適,靜音為主打的高檔車,所以在豪華,舒適性方面成為行業標杆。 奧迪,也是一家歷史悠久,百年車企,前生是四家單車廠合併的,所以車標是四個環,之後被大眾集團收購。屬於大眾集團子公司,獨立運營。奧迪車的特點就是科技感十足,車燈炫酷非常漂亮,以至於被稱為燈廠。 寶馬,前生是一家飛機引擎製造商,它的車標就是藍天白雲,寶馬車的特點以操控效能著稱,所以寶馬車就是以駕駛樂趣和操控性生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比較好的保健營養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