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會手作的王非魚

    大家知道上海八九十年代的專業音樂雜誌《音像世界》嗎?

    俺現在盤點一下當時《音像世界》主編阿瑟選的年度十大專輯吧~~~

    先從1990年開始,我是90年開始買《音像世界》的

    當年《音像世界》是上海樂迷的聖書,買專輯都是靠它的。

    1991年

    1992年 王靖雯入圍了

    1993年 阿菲再接再厲 推出了叫好又叫座的《十萬個為什麼》

    專業碟評4星,年底入圍十大專輯

    接著 1994年 阿菲 兩張粵語 兩張國語 一部電影 年底開最精彩演唱會

    正式成為華語音樂第一天後。

    1995年致敬君阿姨的專輯 《菲靡靡之音》橫空出世

    當年十大專輯沒排滿

    1996年 《浮躁》出世

    1997年 阿菲轉投 EMI,自組音樂製作室 a production house

    王菲97口碑也很好

    1998年 《唱遊》發行了

  • 2 # 沐梓音話

    上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流行音樂雜誌個人認為是《滾石》雜誌。

    滾石雜誌是美國一本半月刊雜誌,雜誌內主要關注流行文化。1967年9月,加州大學肄業生簡·溫納(Jann Wenner)懷揣被搖滾樂蠱惑的激昂,帶領一群年輕人在舊金山的一個破印刷廠的閣樓裡,沒日沒夜地排版、印製、爭吵。9月30日,4萬份封面是約翰·列儂的音樂小報出爐。他們叫它《滾石》。誰也沒想到,這本第一期只賣出6000本的音樂小報在日後30多年裡透過不斷捕捉搖滾樂的經典瞬間,參與甚至製造了整個搖滾樂的歷史。每一期每一個的國家語言都有不同。

    滾石》佔據美國音樂雜誌老大的位置,很是志得意滿。但能做的卻只有將性感女郎請上封面,不停反芻那讓人心池盪漾的60年代。1997年夏季的Lilith Fair音樂節刺激了《滾石》懷舊的決心。這個音樂節參演歌手均為女性,力圖打破搖滾女歌手弱勢的局面。1997年9月30日,《滾石》推出“搖滾的女人”慶生專刊。1969年《滾石》就描述過獻身給搖滾明星的女孩們,她們的全部精神寄託於此,用性來迎合搖滾反抗生活,她們被叫做“骨肉皮”(Groupie),北京話裡的“果兒”。“搖滾的女人”再次提起鮮亮的“果兒”,同時回顧的還有朋克女青年克里斯·辛迪,性感天后麥當娜,戲弄男女之情的帕蒂·史密斯但她們依舊是搖滾樂的次要角色,她們也只是過去。

    1998年5月,《滾石》雜誌在ABC電視臺播出30週年紀念專題《我們在哪裡:滾石國情諮文》,從搖滾樂說起,直至宗教文化政治情感金錢方方面面。它其實在提醒美國人,我,《滾石》,曾經參與或製造了搖滾樂的歷史,曾經承載了一代人的理想與信仰、憤怒與歡樂。但那又怎麼樣,都過去了。

    2004年的《滾石》在性感女星和商業大碟的空隙中,闢出一塊地方,告訴人們,搖滾樂已經誕生50年了。50個改變搖滾樂的歷史時刻依次排列,50幅《滾石》式封面一一懸起,又在歷史一點上回望,《滾石》在自己與搖滾樂的昔日輝煌中品味的卻是今日蕭瑟。慶典總要有的,但9月30日的慶生專刊,《滾石》能做的只是與我們一起歌頌60年代。

    2006年初,美國《滾石》雜誌與香港明報集團旗下的萬華傳媒合作,給予後者5年的中文版出版許可權。萬華傳媒則跟上海的《音畫世界》雜誌聯手,於3月份推出了中文版創刊號《ROLLING STONE音像世界》。封面為中國搖滾歌星崔健的中文版雜誌,並附贈一頂棒球帽。據稱,首期的12.5萬冊全部售罄。該刊採取很多時尚類雜誌常用的發行及推廣策略,花重金,以隨刊贈送禮品等方式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各大報攤。如此張揚的市場策略,很快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當然,其中也包括新聞監管部門。4月初,該刊被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叫停,理由是萬華傳媒與《音畫世界》雜誌的合作屬私下交易,未報主管部門審批。而“任何與海外媒體的合作都應當經過官方的許可”。。另外,違規行為還表現在封面英文刊名ROLLING STONE過於張揚,不符合相關方面的規定。此後《滾石》中文版以調整刊名logo的方式延續出版一年後夭折。

  • 3 # 散漫樂趣

    我還有一堆,不捨得當廢紙賣,,有好多年的《通俗歌曲》,《音像世界》,《吉他之友》,,,,還有少量《輕音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幾個人是在網路上真正賺到很多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