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鋒芒智庫同相
-
2 # 綜藝蛀蟲
《快樂大本營》自節目開播以來,其創作、演出風格等有了很大突破。它的“綜藝+音樂”模式不斷創新升級,深受不少觀眾的認可和贊同。
在音樂設計方面,《快樂大本營》跳出傳統思維模式,綜合考慮播出時間、節目嘉賓和主題等因素,來設定相匹配的音樂類別。比如,“跟著我的tempo”、“歌星模仿秀”、“表演TFBOYS的《寵愛》”等。
我認為,《快樂大本營》巧妙實現了綜藝與音樂之間的有機融合,促使節目更具有綜藝感、時尚感、情趣感和娛樂感,有效推動了節目與觀眾們的親和力,讓節目笑點密集。這樣的創作模式是對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是順應我們國家綜藝行業時代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快樂大本營》節目對音樂的選擇和要求方面有了深入的探索,這些努力更能彰顯節目的宗旨:矢志不渝為觀眾傳遞“快樂之心”,源源不斷傳遞社會正能量。比如,《英雄夢》、《心願塗鴉》、《生僻字》、《好嗨喲》等。
《快樂大本營》圍繞“音樂+綜藝”主題,打造了一批極受觀眾喜愛和認可、特色鮮明的音樂類環節,如本期節目中的“挑戰難度KTV歌曲”、“歌詞接歌大賽”及往期節目中的“不要說,唱”、“跟著我的tempo”、“歌星模仿秀”、甄別音痴和歌神的“新春唱唱唱”等。《快樂大本營》會根據當期的節目嘉賓、主題和播出時間點,設定不同的音樂類環節,以“化反”出源源不斷的快樂能量。
大量經典畫面被“生產”。2016年12月10日播出的一期節目打造了一場“歌星模仿秀”,吳昕“神還原”了蔡國慶在《365個祝福》中的表現,杜海濤、白敬亭、歐豪則角色反轉邊唱邊跳演繹起英文歌,蔡國慶更聯合何炅、李維嘉組成“200歲組合”表演了TFBOYS的《寵愛》,強烈的年代反差、原音回放、反串歌舞表演時的滑稽感……現場可謂綜藝感爆棚。
2018年9月22日的節目中,“狀況演唱會”上演,嘉賓們需從20位音樂愛好者中識別出麥霸與音痴,音痴們傾情奉獻出狀況百出的跑調錶演,被觀眾貼上了“辣耳朵”的標籤。
細心的觀眾或許會發現,這幾年來《快樂大本營》“猜歌”的難度係數正在不斷攀升中,宋威龍、金瀚等人出演的一期節目裡,為“混淆視聽”,戴耳機比劃猜歌的陣容里加入了外國友人的固定“席位”,嘉賓們連蒙帶猜驚喜連連。此外,以管道傳聲的純音樂伴奏猜歌、吹蘿蔔猜歌、聽現場樂隊演奏猜歌……五花八門的猜歌方式登場,讓觀眾漲了不少“姿勢”。
音樂性和綜藝感的“高效”碰撞,讓節目笑點密集,形成了快樂能量的“窪地”。而在保持高製作水準、出色綜藝效果的同時,如何打造出更具藝術價值和人文力量的優秀節目,是《快樂大本營》始終聚焦的課題。
就藝術價值而言,在《快樂大本營》舞臺上,音樂類環節實現了對音樂文化的傳播、對音樂生態的觀察和展示。
如本期節目“歌詞接歌大賽”環節請來了《香蜜沉沉燼如霜》主題曲《不染》的作詞人海雷,隨著“國風”音樂在短影片平臺的“出圈”和走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蘊含著中國式美感的國風歌曲表現出極大興趣。海雷向觀眾揭開了原創國風歌曲的創作過程,其對歌詞概念性和故事性的透徹分析,或許能向觀眾揭開“國風”的神秘面紗。
就節目展現的人文力量來說,《快樂大本營》透過音樂類環節向青年觀眾進行了更向上、更積極的情感傳達。
以2月9日的節目為例,節目播出時間正是全國人民共度新春佳節之時,《快樂大本營》邀請了多位因工作需要無法歸家與家人團聚的年輕人,在接歌環節與潘粵明齊唱了一首勵志的《朋友》,這種閃現在節目細節裡對青年群體的關愛和鼓勵,正是《快樂大本營》作為青年文化引領者的擔當。
在對經典音樂類環節不斷升級的同時,新的“物種”也陸續登場。去年夏天,《快樂大本營》打造了創新原創音樂環節“不要說,唱”。該環節對嘉賓和主持人的音樂特質、現場表演能力深度開發,徵集了網友們的日常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素材,進行填詞編曲創作音樂。經過一個季度的“磨礪”,製作了《白月光(二十年來消底事)》《地星撞海星》《英雄夢》《本色出演》《心願塗鴉》《娜就是快樂》等數首“新生代”金曲。“不要說,唱”,也成為2018年的一股音樂正能量。
《快樂大本營》對“音樂+綜藝”主題的持續、深度開發,讓節目在綜藝效果、藝術價值和人文力量上得到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