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雙胞胎媽媽成長記

    為什麼不會呢?我自己本身就做線下故事會,純粹公益行為,孩子們透過閱讀加延伸活動,不僅深度閱讀了一本書,還交到一群愛書的小朋友。

    當然要看故事會組織者的目的和水平了,水平高的會是孩子們的優秀引導員,參加故事會的收穫也會更大。不過即使水平一般,相信有反思能力的媽媽也能從中悟到一些給孩子講故事的竅門的。

  • 2 # 盤錦河蟹大米

    這個肯定會的,只要有時間,經常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故事會,讓孩子體驗故事帶給他們的快樂,這是在家庭氛圍中滿足不了的。我自己也舉辦過線下的故事會,是帶孩子去的。因為講的繪本是在家經常帶孩子看的,所以會上提問,我家寶寶積極的回答問題,好像是我事前安排的託,其實我根本就沒有告訴他。是故事吸引他,讓他不由自主的參與其中。像這樣的故事會有很多,而且都是純公益的,如果爸爸媽媽有時間,建議多帶孩子去參加,如果能定期參加,比如每週一次那就更好 了。

  • 3 # 精彩故事集

    馮驥才說,中國的口頭文學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中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很多的民間故事、神話及地方的傳說和歌謠,的確像馮驥才老先生說的那樣,如空氣般無處不在。可惜的是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把這些寶貴的財富視為空氣,其價值也變得越來越稀薄。雖然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開始了對這種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挖掘,但我們認為真正應該保護是一種傳承,是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培養。

    傳承則當從娃娃抓起。

    怎麼抓?

    曾經圍坐在圍爐邊聽爸爸媽媽講“龜兔賽跑”“小馬過河”“狼來了”的一代人而今已為人母、為人父,這些被我們聽膩了的故事,崇尚個性的80後、90後父母還願意給你的00、10後孩子分享嗎?如果試著讓你的孩子和自己編一些故事,置身於大自然中天馬行空的去講故事,會不會更好玩,更有意思?

    只有培養娃娃對口頭文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對講故事的熱愛,才能讓他們參與進來。“口頭文化”強調的來自是民間,來自日常的生活,當這代孩子不是被眾多高價玩具或電子遊戲佔據時間,就是疲於奔波各類補習班和培訓班,卻恰恰忽視了最原始的一張嘴和一個腦袋的功能。沒有了生活,孩子的夢裡哪有鮮活的童話和故事?

    縱觀目前的社會教育環境,對這種“口頭文化”傳承的保護液也是相當稀缺。背誦故事、朗誦詩歌,幼兒園、社群組織的跟“口頭文化”相關的活動也大抵如此。這些活動固然需要,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故事”本身上做文章,或獨創、或改編,而不是僅僅侷限在背誦。

    3-7歲的孩子是啟蒙故事最好的階段,雖然他們發音還很稚嫩,說話邏輯不清,可正是這種最原始的童趣,純樸的世界認知吸引著我們,他們的世界裡千奇百怪,不要讓一個個標準的故事束縛了孩子的見識。

    我在想,如果有這樣一個沒有限制、任憑想象、任憑發揮的故事大賽,你會帶著孩子來參加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