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碎著微笑
-
2 # 陶短房
首先,李嚴的根基不穩,在朝廷中形隻影單。
劉備和諸葛亮的用人體系是不太一樣的,前者是首重和自己從北方南下的舊部,然後才是荊襄人才,且入川后惟恐荊襄人才坐大刻意提拔其他勢力加以平衡,如許靖、譙周、彭羕、李恢、馬超……後者則基本圍繞荊襄勢力構建班底,其它勢力則除了北方派資歷更老難以動搖,其它各派能邊緣化就邊緣化。
即便是荊襄人才也分三六九等,第一等是劉備在新野期間就搭上關係的,至少劉備南下四郡前就加盟的,比如伊籍,馬良兄弟;第二等是南四郡收服期間或稍後投奔的,如黃忠、魏延、郝普,第三等是入蜀前就通款的,如孟達、法正,第四等是入蜀過程中投奔的,李嚴就屬於這一等,當然,還有第五等,就是黃權、劉巴那樣的。
作為第四等荊襄人才,李嚴可以得到諸葛亮的一定信用,但不會成為心腹,但他的才能出眾,又和荊襄集團關係若即若離,因此很容易成為劉備信用以牽制荊襄系的重要棋子,因此李嚴歸降不久就接連升遷,並在幾年內從一個裨將軍升到方面大員、託孤重臣的地位。這種升遷在諸葛亮看來是勉強的,即他本人所言“李正平受恩過量”,但劉備死後蜀漢形勢嚴峻,李嚴又負責看守蜀漢東大門,出不得紕漏,加上能力的確出眾,又是曹魏策反物件,所以諸葛亮不但不敢貶抑他,反倒不得不在其要挾下給他加官進爵,升到驃騎將軍的高位。但諸葛亮對這種要挾是不滿且警惕的,因此地位高但徒有虛名的驃騎將軍可以給,李嚴要分益州五個郡另立江州的要求卻始終以“疆域有限”為由搪塞——其實這並不是理由,馬超到死都掛著涼州牧,當時涼州連武都、陰平都沒拿下,就是完全的空殼,諸葛亮的真實意圖,是不讓李嚴尾大不掉。
李嚴能力雖然強,但野心大,敢於主動伸手要權,不但想分立巴州,還慫恿諸葛亮稱王,加九錫,認為諸葛亮官爵升高後自己也可水漲船高。諸葛亮為人謹慎,喜歡用的人也是偏謹慎、謙遜的那種,如蔣琬、費禕,而性格鋒芒太露的他就不喜歡,如魏延、彭羕,李嚴的這種性格,當然也不會為諸葛亮所喜。
此外,李嚴性格倨傲,在同僚中關係孤立,這樣自然也會吃虧。
當然,如果李嚴小心謹慎,不犯後來導致其罷官的大錯,甚至只是糧草供應有問題,不搞後面先弄假情報騙諸葛亮撤軍,後寫虛假彙報試圖文過飾非的蠢事,諸葛亮投鼠忌器,也未必會嚴厲處罰,這個把柄實在太大,以至於他自己都知道無可救藥,只能寄希望於不拘一格的諸葛亮在用人之際想到他,諸葛亮一死,他自然再無指望了
-
3 # 古寺空巖
鬥,現在叫做競爭。鬥歸鬥,最終是比的是能力和忠誠度。有能力的人不甘心屈於人下,可以,但要一拿出本事來,沒本事那鬥啥?二忠誠度,不忠誠再牛也不行。從這兩點看李嚴,能力夠嗎?如果是和平時代或許可以,但戰時,軍國大事,李嚴不行,這無庸質疑。忠誠夠嗎?前方打仗,後方搗亂,就算沒勾結,至少不稱職。所以,此人缺乏自知之明,功利心太過。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李嚴只是劉備團結益州士族的一個棋子,看是託孤的重臣其實他在劉備集團的號召力和諸葛差遠了,再有諸葛開府執事權力也比他大。最重要的是軍事將領都是劉備集團以前的要不就是他們的後代,李巖能用的動嗎所以最後還是諸葛。所謂槍桿子下出政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