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介南

    時間過得好快,慶祝Bob Dylan得文學獎彷彿還是昨天的事情。

    諾貝爾有物理獎、化學獎、生理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但是有一次很早以前看過一個問題把我看懵了,為什麼沒有諾貝爾藝術獎?

    英國《衛報》就這個問題寫過專門的文章,認為沒諾貝爾獎是因為“藝術在20世紀初的地位並不樂觀”。

    然而大家都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諾獎創辦的20世紀初,藝術領域完全可以說風起雲湧,塞尚、畢加索、克林姆特、莫奈、杜尚、馬蒂斯、數不完的璀璨藝術家。

    之所以沒有諾貝爾藝術獎,原因其實很簡單:僅僅是因為諾貝爾忘記在遺囑裡提到藝術而已。。。

    其實諾貝爾沒有把藝術作為獎項之一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首先是眾所周知,藝術好壞沒有統一標準,東方的和西方的,畫寫實的跟搞行為藝術的,都沒法放在一起比。

    其次就是藝術創作有很強的區域特性,某個藝術家或者藝術品真的很難產生世界級的影響力。

    不過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每一年諾獎公佈,科學獎、醫學獎很少引起爭論。但是文學獎與和平獎最容易引起意見不一致,出現各種好玩的聲音。

    如果真的有了諾貝爾藝術獎,我覺得那可能會變成一種站隊。你選誰,就意味著你選了哪種價值觀。

    強調悲劇感與宏大主題的藝術家肯定會傾向於基弗,感傷細膩並對細節無限關注的藝術家會對裡希特情有獨鍾,帶有波普玩世情結的藝術家一瞬間想到傑夫·昆斯和達明安·赫斯特,而一個行為藝術家,毫無疑問會投票給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emmmmmm,這就很眾口難調了。

    如果你問我,我選大衛·霍克尼。

    2014年新週刊做過一個採訪,問了一群藝術圈大佬,如果有諾貝爾藝術獎你覺得應該頒給誰?

    張曉剛:“肯定給60歲以上的,那可能會是裡希特,因為這幾年他對世界有持續影響力。本來應該給弗洛伊德,但他死了,其他藝術家還太年輕。我還會選路易斯·布林喬亞,但她也去世了。”

    裡希特作品

    毛旭輝:“給基弗吧,悲劇很崇高。”

    牟桓:“藝術如與發明發展人類文明的科學家站在同一獎臺上,藝術家只能是個可笑的打醬油者。如果藝術設同一級別獎,僅在繪畫類沒死。在繪畫語言貢獻、社會現實意義、創造力和影響力等因素我偏向裡希特。”

    裡希特

    楊俊嶺:“羅曼·塞納,喜歡藝術家浪漫的幽默,選不上也喜歡。“

    呂澎:“關鍵是今天,今天全世界都很疲軟,沒有滿意的藝術家顯出他的那種天賦、才能和充滿影響力的狀態。沒有這樣的人,但是如果有獎的話就會有人去努力,也許就會刺激出這樣的藝術家來。”

    香港白立方畫廊總監周曉雯:“基弗,看看他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就明白了。”

    基弗作品

    這樣看來裡希特、基弗還是被提到的最多的。

    基弗和里斯特都是德國人,最近的德國8聲勢很大,央美美術館、太廟藝術館都有基弗、裡希特的展覽,還有路易威登中心的裡希特個展,可以說不看不是人了。

    基弗

    其實大家,不管是藝術家、學者、藝術從業者、甚至藝術愛好者對於沒有諾貝爾藝術獎其實都沒啥感覺。

    不是諾貝爾不需要藝術獎,而是藝術本不需要諾貝爾獎。

    藝術,永遠是一道僅容少數人透過的窄門,它是造夢的領域,也是驚醒的迷惘。

    最傑出的藝術家往往可能是人類中最不切實際、最特立獨行的那群人。

    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藝術家就接受贊助而得以生存和創作。

    表面上他們靠手藝養活自己,實際上吸引世界的,是他們在形體中高舉的靈魂,還有在色彩中發光的精神。

  • 2 # 斑斕繪本

    之所以沒有諾貝爾藝術獎,只是因為諾貝爾先生的遺囑裡沒有提到藝術。

    另外藝術好壞並沒有統一標準,藝術本身可以淨化心靈,而藝術教育對於個人和社會同樣起到積極的作用。

    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很多人同樣是藝術領域的多面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魚最補鋅?魚有哪些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