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果1424
-
2 # 沙地人家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指的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春節一般從農曆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也就是過完元宵節,這個春節就結束了。
在春節期間,中國各個地方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每個地方每個民族都不一樣,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慶祝活動比較豐富多彩。
就我老家啟東這個地方來說,過年的時候沒有什麼特別慶祝活動,過年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我們那裡都會去上墳祭奠祖先,以求來年有個好運勢。當然,還有一部分人選擇在過年期間去寺廟燒香祈福。
總體而言,我們那裡過年還是比較冷清的,大年三十那天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貼春聯和窗花以及掛紅燈籠。當然不是家家戶戶都會搞這些,也有不做這些活動的。到了年初一以後,基本上開始了走親戚模式,每天走一家親戚,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小時候特別喜歡走親戚,現在長大了特別反感這些,原因是會被七大姑八大姨逼婚,問這問那的。
我理想中的過年應該是比較熱鬧的,不僅限於在一起吃年夜飯,還有逛廟會,參加一些傳統的活動,比如看一些戲曲表演什麼的,這樣才感覺有點年味。
-
3 # 麗姐姐在路上
一直以來過春節都是老一套,打掃衛生,購年貨,做好吃的,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又俗套又累人。如果可以,我希望一家人去一個溫暖的地方,旅遊,野炊,喝茶,曬太陽,聊天。只過自己的年,悠閒的享受一家人團聚的時光,不受外界打擾,輕鬆自在,其樂融融。
-
4 # 愛吃番茄醬
我覺得春節就是應該一家人團團圓圓,而且有一些傳統的習俗在裡面讓大家都聚在一起,不是像現在一樣,即使是回家過年,也是各自捧著手機,不願意過多交流。下面談談我記憶中的春節是怎樣的吧。
記得小時候,從學校放假到除夕夜前後,一般是出去工作的人員,陸陸續續返鄉的日子。他們有的會回家很晚,有的會回家比較早。不過也就是臘月十幾到二十幾那十幾天時間裡,回家過年的人最多,在二十幾號左右,每家每戶就會開始張羅著各種宴席的邀請,比如孩子週歲宴、老人大壽、新人婚嫁,這些活動都是在臘月二十幾到正月初開始進行的。
其實我的春節估計也就是那一陣吧,對於小孩子來說,一年中最開心的,應該就是大年初一可以穿新衣,吃各種糖果了,還有就是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好吧,我小時候最後一項貌似也沒有多少,因為父母過年會給我們買玩具,孩子玩的煙花,但是很少給我們大額的錢,一是怕我們太小弄丟了,二是怕我們亂花錢,其實春節還是比較燒錢的,尤其是現在,在家鄉鋪張浪費更多了,而親朋們的感情卻更淡了。每家一天光宴會邀請都能達到五六家,有的甚至更多,其實除了孩子們能感受到更多的春節氣息外,我們是越長大,越覺得沒有多少年味了。
因為一到年底,太多的應酬,讓我們很少真的有時間在家陪伴家人,更多時候,我們在早出晚歸。當初除夕夜會一家人在廚房裡燒一堆火,一家人圍在火堆旁磕著瓜子,看著電視,一起守歲,主持人倒計時結束後,各家各戶在門口放煙花,第二天起來,還可以看舞獅,然而現在雖然煙火也來越好,一家人守歲的場景越已經在漸漸消失。
我覺得春節還是要按照一些習俗來,比較有年味吧,家裡很多年都沒有年前自己製作年糕了,也沒有一起守歲了,其實年味也在越來越淡,尤其是有了智慧手機之後,就算一家人在一個客廳裡坐著,也不一定說幾句話。
-
5 # 悟嬗
現在都長大了,回不到小時候了。
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只有過年才能變成有錢人(壓歲錢,雖然不是很多);只有過年,才能吃肉管夠……嘻嘻,想想小時候真是個饞貓。
臨近除夕前幾天,大人們忙著做發膜(來年發發發),油炸丸子,藕夾土豆夾,麻葉等,還會自己炒花生瓜子等。每當爸爸媽媽在做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偷偷的吃。現在想想,小的時候真有意思,真幸福。
除了忙這些,還要走親戚看長輩。這時候是開心的時候了。到了親戚家,他們都把好吃拿出來待客,有的親戚家還有差不多的小夥伴,可以一起放鞭炮一起玩耍………………
到了除夕夜這一天,一家人都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看春節晚會,還吃著小零食,別提有多美了。
大年初一早早的就起來(我記的爸爸媽媽一夜都不睡),好像這叫守歲,除舊迎新。然後一人泡一碗金條吃(我們這裡初一起來先泡一碗饊子吃,有的不喜歡吃,吃一口也行)。吃過金條水餃也出鍋了。吃過飯,去拜年。拜過年,就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玩了,大人們有的在一起打牌,聊天等。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忙了。以前的一些習俗有的都省了。人們聚到一起,三言兩語後,都不在聊天了,都是人手一手機,低頭不語。
現在的年,越過越沒有年味了,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回覆列表
現在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記得小時候過年前爸媽都會提前去準備好多年貨花生,瓜子,糖果,餅乾,水果之類的好多吃的。買春聯,貼春聯。掃除。買新衣服,新鞋子。還有壓歲錢,可開心了。我覺得這應該就是過年的味道,有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