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逸仙藥師

    煨法原是遠古食物加工方法,後來演變為中藥炮製方法及藥物使用方法。煨是指將藥材包裹於溼麵粉或溼紙中,放入熱火灰中加熱,或用草紙與飲片隔層分放加熱的方法。中藥煨法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藥物中部分揮發油及刺激性成分,從而降低副作用,緩和藥性,增強療效。煨制後的藥物主要是增強止瀉作用。那麼如何煨中藥呢?

    1、溼紙煨

    將淨制或切制後藥物用數層溼紙包裹,埋於無煙熱火灰中,煨至紙呈焦黑色,藥物表面呈微黃色時,取出,去紙,放涼,即得,如煨葛根。

    2、隔紙煨

    取剛經過切制尚未乾燥的中藥飲片趁溼平鋪於吸油紙上,一層藥物一層紙,如此間隔平鋪數層或多層,上下用平坦木板夾住,以繩捆紮結實,使藥物與吸油紙緊密接觸,置烘乾室或溫度較高處,使藥物所含油質滲到紙上,取出,更換新的吸油紙,反覆操作,至吸油紙上無油滲出為止,取出藥物,放涼,如木香。

    3、面裹煨

    取麵粉加適量水做成團塊,再壓成薄片,將藥物逐個包裹,或將藥物表面用水溼潤,如水泛丸法包裹數層,曬至半乾,投入已炒熱的滑石粉或熱砂或麥麩中,適當翻動,文火煨至麵皮呈焦黃色或焦褐色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或河砂或麥麩等,放涼。剝去麵皮,篩去碎屑,即得,如肉豆蔻,訶子等。面裹煨時,每100kg藥物,用麵粉50kg。

    4、滑石粉煨

    取滑石粉置鍋內,加熱炒至靈活狀態,投入藥物,用文火加熱,翻埋至藥物顏色加深,並有香氣飄逸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即得,如肉豆蔻。滑石粉煨時,每100kg藥物,用滑石粉50kg。

    5、麥麩煨

    將麥麩和藥物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適當翻動,炒至麥麩呈焦黃色,藥物顏色加深時取出,篩去麥麩,放涼即得,如訶子,肉豆蔻等。麥麩煨時,每100kg藥物,用麥麩30-40kg。

    注意事項

    1、藥物應大小分檔,分別煨制,以免受熱不均。

    2、煨制時輔料用量較大,以便使藥物受熱均勻,利用油質的吸附。

    3、煨制時的火力不宜過大,一般用文火緩緩加熱,並適當翻動,受熱程度低而受熱時間長,以便使油質徐徐滲入輔料內。

    4、使用輔料煨制時注意加輔料順序,如滑石粉和麥麩煨是將輔料和藥物同置鍋內煨制。

    參考資料:中藥炮製學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倫俊傑提供)

  • 2 # 江南無名中醫

    首先中藥不用“煨”,用“熬”,熬藥。這個問題問得很籠統,熬藥是根據藥的特質和病理的需求操作的。比如芳香類,清熱祛風類的不適合武火長時間熬。除溼,破積,活血化瘀類藥物就可以武火煎,文火熬。有些滋補類養臟器的藥物還要用桑樹枝或桑樹材熬。真正的中醫是沒有千人一方,萬人一藥的。每個人的體質,病理都不盡相同,要想達到理想的療效還是要辯證施治,尊古炮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打扮的很性感很漂亮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