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史泛舟

    滿清入關之後,統治者發現清朝的軍事實力不足,對於南方地區的控制鞭長莫及,於是便分封了一批戰功顯赫的漢人降將,管理南方各省。其中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兼管貴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鎮守廣東;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後,其子耿繼茂襲封,鎮守福建。這就是清初歷史上有名的三藩,這也為後來的三藩之亂埋下了伏筆。

    起初,吳三桂等三人還算安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藩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互通聲氣,廣佈黨羽,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割據勢力。康熙繼位之後,深知三藩對於清朝的危害,決心撤除三藩。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叛亂,兵出三貴,佔據湖南等地。清軍不敢和吳三桂正面交鋒,集結在荊州武。一時之間天下響應,四方震動,清廷陷入到了動盪之中。康熙皇帝本想親自率軍出征,平定吳三桂,重大臣集體阻止下只能作罷。

    康熙十七年,74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沒過多久便病逝,清軍趁機大敗吳三桂部隊,歷時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就此被平定。除了吳三桂病逝之外,另外兩位反清的藩王就沒有這麼好的下場了。

    耿精忠三藩中的靖南王,在吳三桂起兵造反一年之後,耿精忠在福州響應,分東西中山路出兵,一時之間兵勢甚盛。可惜後來由於三藩之間內部矛盾,耿軍軍餉匱乏,士氣不振,而且行事暴虐無常,很快便喪失了民心,導致清軍找到可乘之機,耿精忠也被凌遲處死。

    平南親王尚可喜最初並沒有反清之心,甚至還和吳三桂火併,為了表示忠心尚可喜將自己的兒子尚之信送入了清宮中。直到康熙十五年尚之信被康熙軟禁,尚可喜才舉了反旗。但沒過多久,尚可喜就在廣州病逝,而他的兒子尚之信則被康熙軟禁至死。

  • 2 # 浮生若淺

    三藩之亂是發生在清朝康熙帝在位時期的反清事件,而這三藩之亂的主角是清廷冊封的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清朝剛入關時,兵力尚不足以掌控南方地區,於是,在漢人降將中,選擇了三位,冊立為藩王,代為管理南方地區。這三人分別是獻關降清的吳三桂、全家被明朝殺害的尚可喜、毛文龍被殺後歸降的耿精忠,分管雲貴地區、廣東、福建。

    可以說,三藩在南方構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幾乎遍及全國一半了。

    清廷入關後,經歷了順治朝的休養調整和安撫人心,逐漸形成了穩定的朝局。反觀南方的三藩勢力,卻在日益擴大。作為統治者,南方有一股如此不安定的勢力,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美妙的訊息,而且掌握這股勢力的人,又曾是明朝降將,誰都很難保證人心不變。

    到了康熙帝登基後,認為三藩勢力擁兵自重,是極為不穩定的因素,於是決定撤藩。康熙帝這一決定勢必讓三王奮起反抗,雙方陷入激戰,相持不下。過程我們不贅述,最終,康熙二十年時,這場持續八年的三藩之亂以清廷的勝利告終,三位藩王命運各不相同。

    平西王吳三桂:在康熙十七年時,年事已高的吳三桂在行軍過程中得急病,不多時並病逝。在此之前,他已經在衡州稱帝,做了五個多月皇帝的他得病而死。

    平南王尚可喜:準確來說,尚可喜是堅持效忠清廷的,參與三藩之亂的是他的長子尚之信。尚之信包圍尚可喜的府邸,奪了廣東的最高指揮權,將他軟禁。為表明真心,尚可喜上吊自縊,被救下。但終歸年紀大了,沒多久便病逝了。而他的長子尚之信最終以謀反罪被康熙帝賜死。

    靖南王耿精忠:與尚可喜相比,他是最先響應吳三桂的,也是最先倒下的。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他最先頂不住清軍的壓力,倉促撤兵請降,最終被凌遲處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乒乓球比賽過程中,球員總會用手摸網線周圍的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