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夾心小姐姐
-
2 # 雲鎖高飛水自流
要的吧,在外面講普通話回老家講方言。家裡老人不會普通話。每次回家都讓小孩說方言,不講普通話。免得老人心裡有隔閡。
-
3 # 風中的小安
我的親身經歷,絕對真實可靠。
某日,腳踏車壞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修腳踏車的(現在修助動車、電瓶車的多,修腳踏車的少),外地口音。我向修車師傅敘述車況,詢問價格,當然用的都是上海話,沒多久,車修好了,沒過幾天,車又壞了。
於是,我又去找那師傅,沒辦法,附近只有他修腳踏車,上次的事隻字不提。這回,同樣的車,同樣的車況,我用蘇北話和師傅交流,沒多久,車修好了,他還幫我打足了兩個輪胎的氣,收費比第一次還便宜。然後,我就再也沒去找過他。因為修得實在太好了,再也沒壞過。
也許是因為師傅第一次沒找準車子的毛病,但我覺得,是方言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見哪裡人說哪裡話還是有道理的。
-
4 # 葛振勝1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也是大量地流動。在特殊的方言區域裡是以地域發音為主,那就得順從那句老話,‘入鄉隨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這樣一來,北方方言不用去特意去學,因為障礙不大,其他六大方言應該是‘在其位,謀其政’,不用籠統都學。對孩子,那更不用特意學,他們從小就能自然學會。在公眾情況下統一用普通話交流。待孩子大了,看其在哪裡從事,就可以自然地融入其所在地域的特色語言環境中去的。謝了。
-
5 # 王祖蔭1
語言,除了學校教以外,就是父母影響了。方言要有語境。四川在外打土的除了跟老鄉講話外,都說普通話。但一進入川渝境內,就一口四川話。
-
6 # 六里泉
這個感興趣可以,但我認為有時間還是選擇國際六種語言之一學習為好,起碼對考學和出國更有力,學習一種方言與學習一種外國語,當然選擇外國語更划算。
-
7 # 袁聰
方言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種傳統文化,據我所知目前為止國內學習、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學者還沒有系統地形成規範專論、專著書刊,討論處於熱門,專論、專著處於冷門,藉此機會我想呼語全國掀起研討的熱潮,出現更多更好更精關於研究全國各地方言的優秀作品,供大家和後代子孫學習鑑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方言文化。
我認識我父輩的一位老農,他是一個純文盲,更談不上講、懂漢語拼音字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他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做生意,我認為在當時的農民裡面算是有經濟頭腦的人,我問他你不識字怎麼行走天下做生意,他回答說‘’嘴吧就是路‘’,我認為他講的普通話達到了一級標準,我問他普通話為什麼講得這麼好,他回答說‘’走的路多會的人多,過的橋多看的水多‘’,他會講好幾種方言,當時南方沿海經濟發達,他在那些地方做生意如廣東沿海話、福建沿海閩南語、浙江杭州話、上海話,很可惜前兩年老人己經去逝了,他說句話我到現在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說‘’一個人(特別是走江湖跑生意的人)如果能說好三種以上地方特色方言,就自然而然地說好標準普通話,就能從中悟出一般常用普通漢字的標準讀音,講好普通話就自然流暢‘’。我不知道這位已經過逝老人講的話有沒有道理和意義,特敬望大家討論。
我和老婆不是一個地方的,但我對方言情有獨鍾,我希望孩子學會一門方言,老婆老家那邊的或者我老家這邊的都可以,但都遭到了強烈的反對。我覺得方言是未來人人只會普通話之下的一個特色,另外如果沒有方言怎麼證明你是重慶人,我覺得有必要去保護
回覆列表
有必要!
學一門語言好處如下:
開發大腦潛能;學新語言,比如英語,你要讀,寫,聽,說,在這些訓練中你的大腦就得到鍛鍊,某些沉睡的部分也得到相應開發;
能力的提升;學會一種新語言,你就有了一種新能力,在目前深化開放的背景下,很多國外的東西流入,有些東西上標註的是外文,不會的話就得查各種資料,會的話一下子就看懂了,無形節約時間與提高效率;
機會的擴大;掌握了一種使用範圍較廣的新語言,意味著你能和更多的人進行交流,而不僅僅侷限於同胞,比如偶遇外國遊客這種情況,你不懂的話怎麼能和別人交流呢?懂的話就多了一個交流的機會,有些老外十分爽快,你對他們友好微笑地幫助什麼的一下子就拿美金出來了,我親身經歷,但被他的我國同胞阻止了,咳咳;
獲得更多來自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隨著人們素質的提升,大多數人都會尊重那些博學多識的人,掌握多種語言的人也會受到尊重;越來越多的行業要求從業人員的某種外語達到一定水平,這樣才能獲得行業的准入或者普遍認可,畢竟我國越來越多地與外國做生意;
對個人自信心與生活品質的提升也有好處;在一群人的談話中,別人都不會那種語言,某些人突然說到你會,那麼你就會很有面子,信心就受到了鼓舞;無聊的時候想打打遊戲,看看電影什麼的,又不太想要國產的東西,那麼會了新語言就可以輕鬆的享受對應國家的文化產品,生活品質就提高了,畢竟純英文的美劇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