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鼎白茶阿輝
-
2 # 雲霧小鎮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白茶是怎麼製作的。白茶屬於中國六大茶類的一種,它的製作工藝是不炒不揉,茶青從茶樹上採摘下來就放到竹籩自然萎凋。這個步驟是脫去鮮葉中大部分的水分,待鮮葉陰乾至6-7成時,進行太陽純陽光日曬,也有茶廠使用機器代替,把鮮葉中剩餘水分曬乾就行。白茶工藝就是這麼簡單,但看似簡單的工藝的背後,又要講究萎凋和日曬時間的把握,這需要製茶師是有很嚴謹的態度和熟練的經驗及技巧。
所以,從製作工藝來看,白茶是非常天然健康的茶類。製成的白茶幹茶,含水率不能超過8%的標準。比如白毫銀針,正常含水率達標的用食指玉拇指捏住銀針,稍微一搓即成粉末,一折馬上就斷了,並且還能聽出清脆的聲響。而帶有葉片的白牡丹,葉片大的壽眉成貢眉散茶,如果用手一捏,葉片極容易碎,茶梗易斷,證明這個白茶的幹度至少在手感判斷是達標的,實際含水率正確值還要透過儀器測量。
福鼎當地我們一般用手捏搓或折斷茶梗這種方式簡單初步判斷白茶的含水率是否合格。銀針,或者是各類白茶散茶掛在手中的感覺是比較扎手的,而且在捏搓,折斷的時候都非常的乾脆,說明含水率正常。反之,葉片偏軟不易碎,而且茶梗不易馬上折斷,說明茶葉已經儲存中受潮或者本身製作時含水率不達標。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茶葉在搬運、儲存、運輸的過程當中,如果包裝不注意加固保護,隨意震動、摔扔、擠壓,就會造成白茶散茶的銀針折斷,葉片稀碎,品相就非常的差。
所以題目中所說的,白茶的茶葉易碎,要了解是製作時的問題,是在儲存過程當中出現的。如果在白茶茶乾製作過程當中,由於茶廠不注意,在拼配的過程當中,容易造成白茶碎片多。還有一個就是前面講到的在運輸儲存中受到擠壓形成碎片,兩個原因都會造成白茶茶幹有很多的碎片。
-
3 # 曾一同走過的時光
白茶容易碎,這個和它本身的製作工藝有關,採摘下來之後在微弱的陽光下,自然凋零,晾曬,最後用文火烘乾的。自然晾曬的茶葉本身就比較容易碎。
其二,白茶的含水量,是決定白茶質量的重要因素,按照最新的國際標準,白茶含水量不得超過8.5%
其三,長期儲存最好含水率一定控制在5%以下,水分過低,容易碎是正常現象。
-
4 # 樂樂浩浩貝貝
白茶葉在我認為就是最嫩的茶樹葉子採收下來炒制而成的,因為本身比較嫩,炒制好了之後也比較容易碎,而且不重稱,所以在價格方面也相當客觀,量比較少。
回覆列表
白茶容易碎,不是質量差,反而是含水率達標的表現。如果手抓著茶覺得刺疼,一捏就碎,那麼含水率應該達到6% 遠低於國標8.5%
這樣的白茶只要儲存得當,後期轉化出來效果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