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研究員

    一是工藝。潛艇比較大,深潛器都比較小,越小工藝越容易,越大焊接越困難。第二,成本。潛艇是需要批次生產的,鈦合金的潛艇下潛深度比較高,但是成本無法接受。

  • 2 # 不求甚解674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民用的深潛器可以下到上萬米深的深海進行考察,而軍用潛艇則經常看到因為掉深而被巨大的水壓摧毀。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作為軍用的潛艇,它對效能的需求與純粹的深潛器是不一樣的。軍用潛艇的攻擊目標主要是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由於潛艇的主要武器魚雷在水中的射程並不長,所以潛艇對潛深的要求並不高。一般潛艇的潛深多在300-500米之間,蘇聯曾經建造過一艘鈦合金潛艇,最大潛深達到700米。這也是軍用潛艇的潛深世界紀錄,此後沒有任何一款潛艇達到這個水平。

    軍用潛艇的設計是經過多種方面需求的平衡之後產生的,因為潛艇的有些需求對設計者來說是矛盾的。比如對潛深的需求,要求潛艇設計成類似民用深潛器那樣的圓形,這樣可以更均勻地分佈深海的巨大水壓。但這樣的外形對於潛艇的航速和隱身是很不利的。同樣的道理,水中阻力最小的形狀應該是水滴形,但潛艇為了方便佈置艙室和武器系統,往往並不做成水滴形,而是做成近似圓錐形或者拉長的水滴形。蘇聯/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核潛艇還有“龜背”,為的是能放置豎直安放的戰略導彈。這些都是各方面權衡利弊之後,綜合考慮的結果。

  • 3 # 航天兔

    說白了還是技術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明白,無論是深潛器還是潛艇,其潛水深度的根本是取決於耐壓殼的強度,只有高強度的耐壓殼才能在深海強大的壓力下保證艇員和裝置的安全。▲載人深潛器和潛艇的解剖圖,其中載人的核心結構都是耐壓殼。

    而為了保證耐壓殼的結構強度,其多采用鈦合金材料,像我國蛟龍號的4500米深潛器耐壓殼,就是採用我國自主研製的Ti80鈦合金材料。▲我國蛟龍號所採用的4500米潛深耐壓殼。

    而鈦合金有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難加工難焊接,像蛟龍號這個4500米潛深的耐壓殼,其直徑僅有2.1米,但是研製時間卻長達5年,僅焊接時間就用了近3年(還不算材料的研製時間)而且這還是用了我們有易焊接特點的Ti80材料。

    而潛艇尤其是核潛艇的大直徑耐壓殼普遍都在9米以上,目前全世界能製備9米以上潛艇耐壓殼技術的只有中、美、俄、法四國,擁有大直徑耐壓殼核潛艇國家只有美、俄、法(096是啥?“軍事小科普”可不知道啊)▲潛艇大直徑耐壓殼體的製備,是非常考驗製造國的大塊厚板生產、卷板、焊接能力的,2003年以前全世界僅有美、俄、法擁有5米以上的寬厚板連鑄連軋生產線,我們也僅有一條最大4.3米的生產線,2003年以後我們上馬了多條5米以上的生產線,並且擁有了全世界最大的5.5米寬生產線。而大型彎板機目前全世界主要只有瑞典才能提供。而大直徑耐壓殼一體探傷,全世界也只有俄羅斯利用前蘇聯遺產才能做到。

    也就是說全世界目前能夠製備大直徑潛艇耐壓殼體的國家,一隻手都能夠數出來,而這還是採用相對易於加工的高強度合金鋼實現的,如果換成有人深潛器的那種鈦合金材料,其加工難度最少要上一個數量級。

    同時軍用潛艇也不太需要做到有人深淺器那麼巨大的潛深。▲潛艇的潛深主要取決於其作戰深度,真潛幾千上萬米,潛艇和誰打仗去?而且真潛那麼深,就算潛艇能受的了、魚雷也受不了啊……

    所以目前各國也就沒有能潛那麼深的潛艇了!

  • 4 # 星夜Starlit

    潛艇比較大,深潛器都比較小,越小工藝越容易,越大焊接越困難。第二,成本。潛艇是需要批次生產的,鈦合金的潛艇下潛深度比較高,但是成本無法接受

  • 5 # 清風

    載人深潛器和作戰用的潛艇,他們潛水深度不同,關鍵的區別是因為他們所執行的任務不一樣。

    載人深潛器,它的主要任務和功能是進行科學實驗和深海探測。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搭載著科學家,能夠下潛到足夠的深度,去探索我們人類以前沒有到過的深海。相對而言,深海探測器對下潛的速度和航行的速度沒有什麼太多要求。載人方面也一般就是三五個科學家。每次下潛只要能保證完成科學實驗,即達到目的。所以深海探測器製造出來,也就和公共汽車一般大小。

    而作為執行作戰任務的潛水艇或者核動力潛艇。在各個方面都有著嚴格的標準要求。

    首先是要達到一定的噸位。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搭載更多的武器,去執行作戰任務。由於潛水艇主要執行的是水下作戰任務。所以它搭載的武器主要是以魚雷為主。二戰時期的潛艇,也會在艇上裝一門火炮,但火炮只會在潛艇浮出水面時對民船進行攻擊。

    現代潛艇的噸位越來越大,搭載的武器樣式越來越多,效能越來越先進。常規潛艇除了攜帶魚雷外,也能夠搭載巡航導彈,防空導彈。噸位基本在3000噸左右為主。

    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那就更大了。可以達到1萬噸到2萬噸的排水量。

    攻擊型核潛艇,基本上都搭載大量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導彈射程可以達到1000~2000公里。

    彈道導彈核潛艇一般都搭載十幾枚到二十幾枚戰略核導彈,每一枚彈道導彈還攜帶10個左右的核彈頭。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就可以摧毀一箇中等國家。

    所以對執行戰鬥任務的常規潛艇或者核潛艇,就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是生存。潛艇上搭載100人左右的戰鬥人員。要解決他們的吃喝拉撒睡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他們在水下一兩個月的長時間航行,吸氧的問題。

    在執行作戰任務時,要追得上別人,而且被敵人發現後要能跑得掉。

    現在的核潛艇最大潛水深度已經可以達到水下600米到900米。有些甚至魚雷都已經打不到他們了。因為魚雷的潛水深度都不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一個人死心了是什麼感覺?我覺得整個人被掏空了一樣,人生在世莫過於心死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