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學校的資訊化硬體建設基本全面鋪開,但是作為家長和學校的溝通還是相當片面,大部分的溝通還僅僅停留在微信群共享相關資訊,如班級開展的班級活動,學校開展的文娛活動,體育活動,各種學科的教研活動等,家長都只能在事後由各位老師分享才能瞭解,並不能實時瞭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如果有一個產品能更好的實現家長和學校,家長和老師之間能即時通訊.即時瞭解學校和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各種生活學習狀況,您最希望關注的是哪方面?
14
回覆列表
  • 1 # 如意郡主22

    心情吧,我家孩子比較慢熱,情緒一般比較穩定,屬於老師眼中的乖寶寶,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抗壓能力卻比較弱一點,比較敏感,如果哪天心情不好肯定是有事情發生,我是必須要知道原因的,然後想辦法去開導她們

  • 2 # 藍藍湖

    我覺得不需要這樣的產品,這樣說可能軟體開發商不喜歡,很多對孩子非常關注的家長不理解,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

    1、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同的體系,不需要太混雜。作為家長,在孩子上學前已經對孩子的性格、特長、優缺點有了非常清楚的瞭解,在家裡需要培養什麼習慣、要加強哪個方面的訓練,自己也是很清楚的。如果不清楚,只能說明這個家長太忙了,或者對孩子並不關注。有了家庭教育的基礎,其實孩子學校的表現家長應該也是大致上有一個判斷的。可以根據孩子每天回來的表現,孩子的作業和學習成績做進一步的補充。有比較大的問題老師會請家長溝通,有共性的問題會在家長會上提出來,這都是瞭解孩子在校表現的渠道。

    2、過度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可能會干擾老師和孩子。獨生子女時代,讓很多的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從衣食住行到琴棋書畫,恨不得把孩子都培養成科學家、明星之類的。而如果有一個產品可以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學校生活的全部,那麼家長可能會把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或者質疑老師的教學,或者質疑孩子的學習能力,那隻會造就更多的“啃老族”或者“媽寶男”。

    其實孩子上學就是孩子走上社會的第一步,他回來願意和你分享什麼,不願意和你分享什麼,已經有了他自己的思考和選擇。父母正好借這個機會調整好和孩子的關係,進一步放手讓孩子獨立的思考和生活。如果還是想在家一樣,管得那麼嚴,管得那麼緊,當你累了想放手的時候,對不起,孩子的翅膀已經摺了。

  • 3 # 愛陪娃的熊叔

    我覺得作為家長,我不需要這樣的產品,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雖然我也很想時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但是這種好奇也好,關切也好並不一定是正確的需求,也不一定意味著對孩子的學習教育有益。

    首先問題中提到的產品,必然是和學校的監控系統對接,可以時時檢視孩子的情況,這對於老師而言無形中會產生壓力和不信任感,誠然頻發的幼兒園虐童事件讓我們渴望尋求保障孩子安全的手段,但這不意味著讓老師的工作完全處於家長們的監視或者窺視之下就是好的解決方案,這也許會激化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也影響老師的工作專注度及熱情。大部分教師還是有專業態度的,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所學校,就應該給予更多的信任,當然,平時也需要留意孩子的舉動是否反常,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

    瞭解孩子的情況不意味著時刻的掌控,孩子作為獨立的自然人,應該有獨立的成長空間,即便是家長也應該給予尊重,不用無時無刻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作為孩子,偶有的頑皮,走神,嬉鬧,都是很正常的,我們只要原則上劃定好底線就可以,不用苛求孩子的每一秒鐘都符合所謂好學生的標準,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自我意識的不斷加強,他們也不希望自己時刻處於父母的視線之內,我們需要信任孩子。

    最後這樣的產品無疑存在安全隱患,學校的教學工作,孩子的隱私都有可能洩露被居心不良的人加以利用,造成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作為家長,把控自己的控制慾,更多地信任孩子和老師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你突然遠離手機,你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