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明自己有問題,還老是說人家,好像她都是對的。
18
回覆列表
  • 1 # 壹寸叄分

    典型的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人點燈。

    這種人其實很多,不要理會就好了,不用試圖改變別人,改變自己吧,不理會,眼不見為淨

  • 2 # 豆哥知天下

    謝謝邀請。類似這樣的人,生活中是比較多,有那麼一些人就是這樣的。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挑自己的毛病很多人都難做到的,但是至少要有這個意識,不能自醒的人是不可能進步的。一個人如果遇到問題,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推卸責任,那麼肯定會沒朋友的。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人呢,只需要靜靜的走遠,不要去招惹他們,這樣的人不能招惹。

  • 3 # 孟溪筆談

    佛家說人都有貪嗔痴三毒。其中的痴就是幻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別人,遇到麻煩總會採取防衛心理。還有巨嬰心態,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誰都要讓著自己。

  • 4 # 痴情的人1754

    只挑別人毛病而看不到自身不足的人是庸人。此人沒有親情,沒有愛戀,沒有志同道和。事事都是別人錯,自足不知反快樂。此人沒有英雄志更沒知己住心裡,此人就遠離吧,否則痛徹心痱是自己…

  • 5 # 莫林同學

    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缺點,這是很正常的,正是因為這種天生的不完美,所以生命才作為一個完善自我、幫助他人的過程而具有深遠的意義。不論你是不是完美主義者,凡事力求完美都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原始衝動。

    喜歡挑剔的人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總去看別人的不好,挑別人的短處,正是由於他害怕和別人相處,害怕別人看出自己的缺點而看不起自己。這兩個問題是同一個原因產生的兩個對應的面向。要改變這個問題,就要清醒的認識問題的本質。

    這其實是一種虛榮和浮誇心理的表現,同時因為對自身缺點的不滿,也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為了使自己感覺和別人平等或並不低於別人,所以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總會無意識的去注意、挑別人的短處,來平衡自己的不足,掩飾自身的缺點,從而使自己心理上獲得一種虛假的滿足感。

    對待這種問題,需要的是足夠的理性,理智的看待人事物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是正常的,是世界多樣化的表現。不要用自己狹隘的感情去衡量,感性需要理性來平衡,理性和感性是相輔相成,同一心理系統的兩種表現形式。當兩者達到統一平衡的運作狀態時,才是完美的健全人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完美的健全人格在社會中事實上是很少見的,每個人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中,不同的境遇中,心理上都累積著緊張、壓力、情緒等種種精神問題,都罹患著不同的心理疾病。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整個社會都處在緊張和高壓的氣氛中高速運轉,從深度的心理學角度上看,在這種冷漠,“缺愛”的環境中,整個世界爆發了嚴重的心理瘟疫。這種瘟疫正在沉悶、無奈的向社會各階層中傳播蔓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個社會人。

    所以說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想要改變自己,就要看清楚自己,需要反思、反觀自己,這是智慧的體現,因為問題本身即是答案。和別人相處,多看別人的閃光點,別揪著別人的小尾巴不放。與其靠這種方法來獲得虛假的平衡和滿足。不如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不是證明給誰看,而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實現自己存在的價值。讓別人的眼睛,成為我們的鏡子。讓別人成為你生命的嚮導,踏上實現你自身完美的道路。我們無法看清自己,除非經由一面明鏡。

    人生來就有著差異,但是人的本質是相同的。在內心深處,我們都渴望著永恆、美好、極樂的生活。而要實現這個理想,就需要道德、智慧與力量。

  • 6 # Y晨晨成長記

    人的本性如此,誰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好!同樣當然不喜歡別人說你不好,這樣覺得尷尬不好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和觀點。

    都說自己說的有理,這很正常!

  • 7 # 亦可亦舒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有言"思想在哪裡,言行就在哪裡"。是的,一個人的外在行徑是其內在心理、思想的外化。為什麼有的人總是看不到自身的問題而只挑剔別人的問題,這便是"有的人"內在心理的外化表現。

    現將拙見簡要歸結如下:

    (一)一味地挑剔別人而無視自身問題,這是狹隘、自卑心理下采取的防禦甚至反攻的行徑。狹隘之人心胸、氣量、見識等不宏大寬廣既難以跳出自己的枯井又不允許別人說自己是井底之蛙。而自卑則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體現,這種心理嚴重缺乏自信但在狹隘的助力下又特別強調自尊。當面對能力比自己強的人時,他就透過不斷地挑剔別人的缺點,打壓別人,試圖透過這種方式讓別人的能力“被削減”,讓別人與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不如自己,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勝利。

    (二)總是挑剔別人而忽略自身的問題,這是因嫉妒而產生的失衡行徑。嫉妒滋生於內心深處,一個嫉妒心強的人只要見到勝過自己的人,就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惶惶不可終日,必欲除之而後快,但殺人是犯法的,便口誅筆伐極盡挑剔之能事,企圖帶動眾口鑠金,積起眾毀而銷骨!嫉妒是一條毒蛇,它扭曲了嫉妒者的內心,使其忽視了自身的反省成長,背離客觀和全域性,只為獲取內心的平衡。

    (三)總是一味地評判別人是非而忽視自己的不足,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心理的外化行徑。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物質的增長勝過了精神成長,有的人腳步太快以至落下了靈魂,信仰被束之高閣,缺乏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凡事“見利益就上,見困難就讓”,待事“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做人則“我可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認為“萬人皆下品,唯有我最高”,所以一雙眼睛,總是緊盯他人,挑剔別人的不足,卻忘了老祖宗所說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孰”中還有一個“我”,當然更不會給自己安放一面鏡子,看看自己的樣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時下垃圾分類十分熱門,各位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