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夫不吃魚
-
2 # 莫忘初心242650426
窮人因為窮,有些會產生負面情緒的。他們沒能富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負面情緒的影響也是有程度上的高低和時間上長短的差異的。有天災人禍,個人因素不能抗拒而導致的貧窮,對於情緒的影響是尤為嚴重的。主觀原因引起的貧窮人群中,心理狀態欠佳,人窮志短的,也是屬於情緒低落的範籌的。暫時現象的貧窮,人窮志不窮的窮人,負面情緒也是比較短暫的,一般也是不至於阻礙不久的將來的富裕的。
負面情緒的高低,是不一定與貧窮的程度相一致的。有些是扶不起的爛泥巴,內在動力缺失,心理失去平衡,總是抱怨社會不公,有關方面對自己
-
3 # 戲夢蝴蝶
開頭多說一句,動輒給一個群體貼標籤、下定論的行為,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是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的表現。
下面回答一下問題。
先說一下什麼是負面情緒: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
再解釋一下心理陰暗的特徵:心理陰暗的人,世界是灰色的,最大的特徵就是,總是以敵對、負面的角度去看待人、物、事等等。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只是程度和持續時長有所差別,這和心理陰暗沒有半點關係。人在經歷爭吵、困難、挫折、打擊或者身體不適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負面情緒,即使是轉瞬即逝。
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窮人負面情緒相對較高。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1、這個世界,錢的作用非常大,即使你視金錢如糞土,你也不可避免的被金錢所捆綁。顯而易見,窮人被金錢所掣肘的情況非常多。換做誰,都會不開心。
2、社會階層是很容易分層和固話的,現階段特別明顯。不同階層所得到的機會、資源有很大的差別,想要超脫一個階層,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並且離不開天賦和才能。
3、孔子在《論語·季民第十六》 中指出:“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意即不論有國的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應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分配不均; 不要擔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內不安寧; 財富分配均平,便無所謂貧窮; 人民和睦相處,便不覺得人少; 境內安寧就沒有亡國的危險。
這裡指出了幾位重要的一點:不均。對於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來說,工作生活中中總是會有很多特權行為,這不可避免的會調動大家的怒火。
那麼,是不是說,窮人(或者說普通人,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窮人)的負面情緒絕對高於有錢人?也不見得。
1、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負面情緒,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心態其實都是不錯的,即使常常被觸發,大家也都能很快調整好。
2、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那些看似光鮮的達官貴人,富豪企業家,也有各種深度的負面情緒,表面上的光鮮,其實內心更加彷徨。這些群體更是抑鬱症的告發群體。
3、雖然每個人的機體都有很好的自然調節機制,但,一個人想要不被負面情緒所捆綁,一定要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屬於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追求,才不會經常性的迷茫,被外界的紛擾困惑。
回覆列表
像現在這個社會,一個人要想“獨立”的生存是很難的,一些背景可以讓某些人的生活如魚得水,也可以讓另一些人的生活如履薄冰。世界這個大染缸裡生活著形形色色的人,窮人是這個世界的最底層,為了能夠活下去,或者說能夠活的更好,他們需要看比其他人更多的人的臉色,可以說,隨便一個人出來都可以對他們說三道四,為了生存,他們只能放棄尊嚴(注意我說的是尊嚴,不是面子),他們做著最辛苦的工作,掙著拿命拼來的錢,甚至可能即使這樣,掙的錢也是隻夠溫飽,生病基本就相當於沒有“破產保護”的“破產”,別說什麼他們為什麼不努力學點兒什麼或者做點什麼把自己解救出來呢?有這樣想法的人,我覺得很幼稚,但凡是個人都想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但是生存環境的不同,教育資源的不同,社會福利的不同可以把不是那麼努力的人抬得很高,也可以把非常努力的人狠狠的踩在腳下,有時候努力是沒有用的,那些拿命換錢的人,可能生活條件會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他們的身體也受到了不可逆的傷害,還有現在仍然能聽到的拖欠工資的事,為什麼拖欠工資的事大多聽見是發生在窮人或者農民工身上,因為他們沒有任何背景,掀不起哪怕一點波浪,日復一日的打擊,把一個年富力強、積極向上的“青壯年”變成佝僂著身體苟活於世的“老年人”,這種情況下他們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負面情緒還難以理解嗎?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經不起任何打擊,有強烈仇世人格的人分佈在各個階層中,只不過這些如果是窮人,就無非是多了一個標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