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飛俠

    目前D850沒有直接輸出全景照片的功能。但如此專業的相機,還是還是要用好,特備是後期進行RAW格式的接片,也很簡單。如下這些照片,都是我前期使用相機拍攝多張,然後後期合成的接片。是不是很震撼?那我是如何後期處理的呢?

    我現在用一個在冰島拍攝案例來說明一下。我豎構圖拍了8張RAW格式。注意,在拍攝的售後,儘可能保持雲臺轉動時候的水平,每張圖片最少疊加三分之一。在Adobe Bridge中檢視如下:

    完美填補了空白之處。這個功能太牛了,對喜歡接片的朋友來說,非常實用。

    然後儲存為JPEG格式圖片。看看影象大小吧:一億五千萬(畫素)搞定!

    接片可以實現更加震撼的視角和高畫素,喜歡攝影的你,一定要多多嘗試這個功能啊。

  • 2 # 沐窈資訊

    有幸把玩了一下朋友的D850+24-70VR,體驗時間只有短短三個小時,感受有以下幾點:

    1、對焦飛快。這是一種毫無保留的快,快到感覺比一眨眼還要短,不愧是尼康新一代大三元。據媒體評測,鏡頭對焦走完一個行程只要0.23-0.27秒,比索尼系統的任何鏡頭都要快出一個級別。

    2、又厚又重。機身厚度非常可觀,配上24-70VR後重量幾乎達到2kg,這就導致右手中指受力很大,用久了右手中指被壓得痛。由於機身很厚,導致了手柄深度不夠,右手中指無名指指甲還是會挫到機身。綜合來看手感反而不如D750了,D750機身薄了很多,手柄非常深,握起來很貼合,不像D850一樣感覺握著個大炮。旁邊我的這臺A7M2配上16-35ZA跟D850相比起來,已經沒有多少存在感了,相差懸殊!

    3、綠巨人螢幕。螢幕顯示效果很清晰,亮度很棒,陽光下看依舊清晰亮麗,但蒙上了一層綠色,拍人會把人的面板映成綠色的,非常影響拍照時的心情。一如之前所說的,幫妹子拍照的時候,面板蒙上一層難看的綠色,你是給妹子看還是不給她看呢?反而是我的A7M2螢幕拍人看起來膚色很不錯。

    4、觸控屏。如此健碩的機身還配上觸控屏,有點顛覆我對尼康的認知,但有觸控屏確實方便很多,無論是翻看照片、放大縮小、觸控對焦、選單選擇,都很方便。雖然沒有方便到像佳能一樣可以調整光圈快門等引數,但比索尼的觸控屏已經開竅很多了。不過攝影師大部分時候還是要用按鍵+波輪的方式來調整引數的,只有入門使用者才會非常依賴觸控屏。5、實時取景對焦。D850的實時取景AF相比D3200時代、D7100時代,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用性大大增強,配合觸控AF。總體體驗還算不錯,已經沒有了上一代機型的猶豫了,但在影片連續AF上依舊不給力,相比佳能全畫素雙核AF和索尼微單上面暴力的滿屏相位對焦點,D850的實時取景AF還有一定差距。實時取景下也可以開啟連拍,反光板保持升起,快門單獨起落,期間黑屏,並不能進行連續AF。

    6、史上最強的相位對焦系統。153點相位對焦點,其中55點可選,是DSLR數碼單鏡頭反光板相機有史以來最強的對焦系統,覆蓋面積比上一代的51點有所增加,配合高畫素的測光系統,可以識別人臉及其側臉並對其進行連續AF,使用體驗並不比索尼的差,只是在觀感上沒有綠色框框以及綠色泡泡點來的好。對焦點可選單點、Grup組對焦點以及55點全自動選擇,個人建議使用Grup組對焦點,移動的時候好找,移動起來也方便點,畢竟從左到右這麼多對焦點,一個個移動很麻煩的。

    7、畫質。這點無需多言

    8、其它細節。取景器是有史以來放大倍率最大的版本,寬大明亮,亮度上依舊是依靠外掛燈泡點亮的,這點很尼康。從我接觸的最早的單反D200以來,尼康的取景器一直都是靠外掛燈泡點亮的,取下電池後取景器瞬間黯淡許多。取景器屈光度調節旋鈕,要提起來才能旋轉,硬來的話容易把這個旋鈕搞壞。

    小結。這是一套完美的拍照機器(影片連續AF依舊不夠給力),但不適合我。這套器材適合靠攝影“穩飯吃”的攝影師,強大的效能保證在極限狀態下的良好穩定的表現,比如極低溫、極高溫、潮溼暗光、高節奏的連續AF拍攝、曝光數小時的堆疊拍攝。如果有上述需要,那麼需要考慮的就是錢包和體魄了。我並沒用以上環境下的拍攝需求,因此能上輕便一些的器材就儘量輕便一些,對焦沒那麼強沒那麼快也沒關係,對的上就好,所以索尼的微單更適合我這種業餘愛好者,畢竟索尼的綜合實力也不弱,只是沒有D850這麼極端。

  • 3 # 愛生活金桔7U

    說到相機,其實現在手機也替代攝影師相機的器材之一,手機也可不咧外對於我自己來說拍攝照片手機全境來拍攝照片也是我生活拍攝照片的器材之一的裝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第一次做的冰皮月餅,需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