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吹散蒲公英
-
2 # 天下狼頭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12公里處,在洛陽市郊區白馬寺鎮白馬寺山門外。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
-
3 # 晚安Io
狄仁傑墓在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二公里的白馬寺旁(現被圈入白馬寺,進白馬寺後越過荷池直走)。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
4 # 風再起漣漪
狄仁傑墓據歷史記載共有3處,一處位於河南省洛陽洛龍區白馬寺山門外,第二處位於陝西的乾州的乾陵,第三處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其中,洛陽狄仁傑墓為洛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生於唐貞觀四年(630年),曾任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宰相、鸞臺侍郎、同平章事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久視元年(700年)9月,狄仁傑病逝,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中宗繼位後,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為梁國公。
在武則天當政時,狄閣老秉公執法,尤善於斷案,被譽為“東方的福爾摩斯”,被人寫成多種著作。其中,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撰寫的鉅著《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先後被譯成十多種文字。
位於洛陽市白馬寺山門外的狄仁傑墓,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塊,較大的一塊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個大字,重立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
較小的一塊鐫刻悼詩數首及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璽所撰序文,立於明代天順三年(1459)。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上的乾陵,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只有八位陪臣墓,他們分別是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及高侃,並沒有狄仁傑的名字。
安徽省太湖縣寺前鎮,也有一座狄仁傑墓,花亭湖畔的一座小山上有座狄公亭。
舊《太湖縣誌》記載“狄公廟,縣北三十里,九村畈保(近屬寺前鎮)。”有可能是太湖人出於對被貶到此的狄仁傑的敬仰和懷念,百姓建衣冠墓以示悼念和祭祀。
舊時寺前鎮建有狄公墓、狄梁廟,乃祭祀狄仁傑之處。乾隆二十四年大水侵襲。咸豐七年賊毀老廟。
據《廣輿》記載,狄仁傑墓一在河南洛陽,一在陝西乾州,並沒有第三處。
-
5 # 萌澤璽
【官方已證實在洛陽】大唐神探今何在——試析狄仁傑墓的確切位置
http://news.lyd.com.cn/system/2012/12/20/010215254.shtml
北邙雙碑耐考證
最後說雙碑凹,此處有資料支撐,也是狄仁傑家族墓所在,最為可信。
雙碑凹在今白馬寺北邊約5公里的邙山之陽,屬孟津縣平樂鎮管轄。上屯村西1公里、翟泉村北1.5公里處,高矗著兩通石碑,該地歸翟泉所有,村民稱此地為“雙碑凹”。
雙碑之首皆飾六龍盤繞,雕工精湛,氣勢雄渾。兩碑面朝南,東西並列相距4米。西碑原儲存較好,碑座以上高3.65米、寬1.18米、厚0.37米,覆鬥形座高0.7米、寬1.5米、厚1米;碑首篆額3行,每行4字:大唐故邛州刺史狄府君之碑。此碑楷書31行,滿行61字。碑上半部有字,下半部約1/3碑面因風化剝蝕而失字,為土覆草掩的底部尚存約百餘字。
此碑即宋元以後頻見於著錄的“狄知遜碑”,狄知遜為狄仁傑之父。清代學者錢大昕、武億等撰跋,王昶《金石萃編》錄其殘文考其人事,北京圖書館所藏清代拓本已著錄,較易檢尋。20世紀90年代,有人用炸藥炸碎碑身,盜走碑首。1998年碑首由香港返豫,歸洛陽古代藝術館儲存。
東碑高3.5米、寬1.18米、厚0.3米,碑額字漫漶已久,碑身滿布自然風化裂縫,僅頂部殘存楷書數十字,故以著錄文字為主的傳統金石學書籍未載此碑。
1984年,洛陽學者蘇健等考察施拓,刊佈資料,研究碑文,將東碑定為狄仁傑同族曾孫狄兼謨碑,但不能令人信服。按葬俗,兼謨為知遜之曾玄孫輩,二碑不能並列。
關於雙碑凹唐碑,清代學者、偃師人武億曾親赴考察,並手拓狄知遜碑,考其事蹟,認為:“往時,洛陽令王君宇嘗為溧陽狄氏訪其先墓,得梁公碑於草間。遂豎置白馬寺東偏,因封樹焉。不知狄氏先墓固在平樂北山上,俗名‘雙碑凹’者,以此也。”且將此看法告之金石學者黃易。黃氏雲:“望雙碑凹,一是魏王基碑,一是唐狄府君碑。府君,梁公父也。虛谷雲,昔狄氏後賢,訪問祖墓,得洛城道旁一石,題曰‘唐忠臣狄梁公墓’,遂以墓穴在是,封鬣表之,不知雙碑凹為確也。”
4歸宿應在雙碑凹
20世紀90年代,緊挨雙碑凹的邙山上屯村出土了唐代官吏、狄仁傑曾侄孫狄兼謨墓誌,此碑由唐代翰林學士令狐綯撰文,詳述了狄兼謨生平行事,並證實了武億和黃易的判斷。該墓誌出土地及所記葬地說明其曾叔祖梁國公狄仁傑的墓域也在孟津。
回覆列表
仁杰墓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12公里處,在洛陽市郊區白馬寺鎮白馬寺山門外。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
考古工作者認為此墓為唐代武周時期被封為“梁國公”的白馬寺住持薛懷義墓,他死於城內,“以輦車載屍送白馬寺”,史料確鑿記載薛懷義是埋在白馬寺的;反之,沒有任何一條史料提及狄仁傑葬在白馬寺。歷史學家認為狄仁傑墓在洛陽孟津縣北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