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山abc
-
2 # 我心飛翔2870
曹操是“建安文學”的主將和開創者。東漢末年一大批文學家在銅雀臺,用筆直抒胸襟,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由於其時正是漢獻帝建安年代,故後世稱為建安文學。內容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思想情操。建安文學的十大代表詩人: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一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璃、應瑒、劉楨。
《觀滄海》創作背景:詩歌是曹操率軍東征烏桓勝利後,凱旋途中所作。烏桓當時是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同時,南方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採用了謀士郭嘉的建議,於建安十二年夏率師東征,直到當年九月勝利回師,途徑碣石山而作。詩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是總寫全景,其中前一句寫海波動盪,寫的是動態的景;後一句寫山島巍然聳立,寫的是靜態的景,有動有靜,動靜結合,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結合起來,以靜寫動,以動襯靜,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學場景。接著兩句寫島上的草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一派生機勃勃。這兩句是緊扣上文“山島竦峙”展開。下面兩句“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寫出了海上景象的變化,表現了大海的雄偉氣勢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山島上樹木蔥鬱,各種草木繁茂。秋風出來樹葉瑟瑟作響,大海波濤洶湧。這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壯闊 、雄渾;當詩人看到這樣的景象時,他又有想法了,想到了什麼?“日月之行”等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滄海中執行;夜空中燦爛的銀河,好像是滄海里映上去的。很明顯,這不是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而是他看到波濤洶湧的大海所產生的奇特想象。日月的執行,好像是從海里升起來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由海洋中產生的。在曹操的想象力,眼前的大海能夠吞吐日月、包蘊萬千,該是一種怎樣的胸襟啊?這裡,作者寫大海,其實是透過大海寫了自己的情感——胸懷博大、躊躇滿志。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有實景有虛景,虛實結合。
總之,作者是透過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方法描繪出了一副居高臨下俯瞰滄海的滄海畫卷,娓娓讀來趣味橫生,妙不可言。
回覆列表
曹操有感於沿海一帶的風土景物,這首詩以漢樂府《步出夏門行》為曲調,描寫了碣石山下深秋的海景。寓抒情於寫景,它透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巧妙地抒發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動亂,人心不定的種種憂慮。透過表現大海的廣闊來抒發自己決心削平割據,穩定時局,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本詩想像豐富,場面壯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