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傷科醫生
-
2 # 生命召集令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我們不經意的行為就會或多或少地損傷了我們的骨骼,日積月累的話肯定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損傷。現在就來看看到底是哪些小動作會損傷我們的骨骼結構。
首先,長時間的蹲著上廁所或者幹活除了增加便秘或者痔瘡的病發,最主要的是蹲著會對膝關節造成自己體重八倍的壓力,久而久之,會損傷膝關節的軟骨結構。其次,也就是網上流行的“葛優癱”,會逐漸改變腰椎正常的弧度,椎間盤壓力增大,慢慢就會造成勞損及腰椎間盤突出。還有,蹺二郎腿,久而久之會給我們的髖部、腰部埋下一顆不定時的炸彈,最好的姿態是在坐著時雙膝稍低於臀部,大腿平行於地面,雙腿併攏。再次,對於匆忙的學生黨或者電腦操作者,趴桌子睡覺會使脊柱維持在一個扭曲的狀態,逐漸導致頸椎病。再者,直膝提重物會因為腰部筋膜、肌肉等負擔過重,甚至會閃了腰,所以提重物時須慢慢下蹲,使脊柱保持垂直,用大腿肌肉來支撐身體的重力。還有,坐著時間過長,輕則會傷到骨骼、脊椎,嚴重的還會礙於血液迴圈,久坐還會降低頸椎靈活度,導致脊柱更易受傷,所以每30分鐘宜起身一次。不論如何,都要經常保持一個正確的坐姿:腰背部挺直,雙肩自然垂下,手、手腕、前臂保持一條線,肘部彎曲九十度,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脊柱的生理彎曲及功能。
大家應該注意到生活中的小細節,最大可能保護骨骼。
本期答主:侯佩新 醫學碩士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動作不經意間就會損傷到骨骼。只是在平時沒有注意會不會有不適,更不知道可能會造成的損傷。
第一,擠壓手指關節。是最常見的,也是大家忽視的一個動作。擠壓手指關節發出“咔、咔”的響聲,多數人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擠一擠。關節記憶體在一定的負壓,當壓力失衡時,擠壓關節就能出現響聲,當時並沒有什麼不適,到了關節退化,出現關節間隙磨損,關節面不能很好的耦合,此時已經提示關節軟骨損傷了。
第二,爬山。是最常見的運動之一。爬山和頻繁的上下樓梯會出現關節面的超負荷。膝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骼損傷,關節出現炎症的表現,也就是常見的老年性關節炎或退變性關節炎。
這是一個老年膝關節的術中照片,軟骨已經磨損得非常嚴重了
第三,長距離的行走。其實,這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損傷。長距離的行走或大負荷的運動可能會出現足部的疲勞骨折。一些肥胖,身材魁梧的人要小心選擇運動方式,下肢的超負荷運動可能會帶來髖膝踝足的骨骼損傷。
當然,還有更多的與職業特點有關的骨骼損傷,拿筆寫字的人容易出現第一腕掌關節的損傷,關節半脫位,刨地打眼的工人容易出現肘關節的損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