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裡人生
-
2 # Hua家
每天覺得孩子不像話,學習沒心思,手機不離手,花錢如流水,對我倆愛答不理。氣都要氣死,但是還得忍著不能罵不能說,怕激化親子矛盾事情更糟,孩子更叛逆,真是要被逼瘋了
-
3 # 小丫愛吃肉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從上了初中開始,因為父母離異,導致極度叛逆,最終喜歡上游戲,甚至走到了退學的邊緣,媽媽實在沒辦法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孩子怕了,承諾一定會好好學習,三個月的努力考上了當地很好的高中,然後舊態復萌,網癮重現,嚴重的時候把家裡的家電、傢俱等都賣了,媽媽到了崩潰的邊緣……
歸根結底,所謂的青春期我倒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不太贊成一些專家說的叛逆期,做了這麼多年的老師,我總結只要家庭擁有順暢的交流,緊密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沒有所謂的叛逆期,所以咱們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多交流,多引導,宜疏不宜堵,相信孩子們在青春期能獲得更大的成長,而我們家長也獲得了走進孩子內心的機會。
-
4 # 天山情緣526
叛逆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也是很多家長頭疼的時期,只是有些孩子表現明顯,有些孩子隱藏在內心,這個時期需要家長多關注。
首先,瞭解一下叛逆期的時間段。隨著孩子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兩歲時的叛逆表現是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稱為"兒童叛逆期";這兩個階段,孩子小,很多表現家長都認為是可愛、個性的表現,忽略了。我們現在多數說的都是第三個階段——“青春叛逆期”,國外也稱為“狂躁期”,“困難期”,進入青春期,身體在發育,心理也在趨於成熟。一般男孩在初二開始,表現的明顯,也有一些成熟早一點的,或家庭教育等方面有不足的,孩子的叛逆期可能就提前一些。
其次,我們要搞清楚叛逆期的男孩有哪些特點。
逆反,隨著生理心理成熟,獨立意識增強,什麼都認為他是對的,什麼都想和你明著暗裡的對著幹。
迷茫,特別是學困生,到了初二初三尤其明顯,不知道要幹什麼,沒有目標沒有方向。
獨立,男孩到了叛逆期和父母越來越遠,沒有溝通交流,和父母無話可說。
孤獨、自卑、虛榮、嫉妒,這幾種情況對於學困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尤為明顯,他們需要朋友,需要溝通交流,需要找人傾述;對自我的關注帶來的困惑,比如髮型、長相、身高、服飾、家庭等等方面會和同齡人進行比較,不如別人的就會形成自卑的心理;這個時期是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如不能正確引導,自卑、虛榮、嫉妒這些不良心理一旦在心裡面紮下根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最後,我們在說說怎麼與青春叛逆期的男孩相處。
孩子的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14歲以前要打好基礎,經常溝通、親子活動、陽光活潑的孩子都能順利度過叛逆期,不能等到青春期了再去找原因。
理解、尊重、平等、自由、信任、真誠、寬容、支援,做到這些,家長才能有一個和他們溝通交流的基礎,才能走進他們心裡,才能去了解他們,最後才能去引導、指導他們怎麼去學習和生活,順利度過青春期。但要做到這些,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好的,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
5 # 玉嬌龍542
現在生的少,都是心肝寶貝。過去一家3-4個多,大人忙的那有時間管!小錯就罵大錯就打!哪個孩子叛逆?時代發展是有手機網路,你不買他還能殺你!
-
6 # 一生何求221682974
叛逆期越嚴重的孩子今後可能會越有出息,青春期將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孩子對父母頂撞也表明他將有自己思想體系形成,即將與母體分離而斷奶。因為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是不會得到別人尊重的,乖巧聽話只意味著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維護自己的邊界,"邊界"這對於孩子非常重要。對於孩子們,你如果想要獲得父母的尊重,你是需要學會叛逆,學會維護自己的邊界,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與母體脫離,就是徹底讓孩子從精神上斷奶。
-
7 # 家庭婚姻與孩子
要做父母,就提前做好準備,關鍵的是怎麼樣能夠教育好孩子。
無能的父母就像:
沒有資質的建築師,他們只會建造出豆腐渣一樣的工程,這種結果不但是危害了自己的家庭,還會危害社會。
出現了這個情況,只能動用社會資源來解決。
根本教育,協助解決家庭生活中,孩子成長中的疑難問題。可私聊。
-
8 # 回不去的歲179154448
叛逆期的孩子多半是小時候父母沒教育好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方法,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我現在的孩子也很叛逆,我總結了一下,都是小時候埋下的禍端,現在只能順其自然,想辦法彌補,不能過於極端的方法處理,那樣只能更嚴重
-
9 # Dear涵小涵
我在青春期時很乖巧,真正叛逆是在剛工作那兩年,覺得情緒就像脫韁的野馬。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的一生總有一次叛逆期,早了比晚了好。尤其是青春期那些乖巧的孩子,長期的隱形或顯性的約束,會讓他們倍量模式遞增。
回覆列表
叛逆期的孩子只所以難管,還在於小學階段對孩子的壓制太多,與孩子交流太少。在青春期,要知道孩子心裡想著什麼,多與孩子交流,多與老師溝通,多觀察少說,非原則性問題要少說,要給孩子留空間,要學會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