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好看的色彩

    最能打動在下的一件藝術品莫過於梵高的《向日葵》欣賞著畫面你甚至不需要知道作者是誰;也不需要知道他在哪裡,更加不用猜測他在想什麼,因為作品本身就能讓你品味到了明媚的陽光以及作者本人對傾灑而至的燦爛與溫暖的享受;同時也百般糾結的心情“擁有了美好的得到;又百般眷戀,因為美好過後就是沒法挽留失去“。所以刻畫了幾朵不同的向日葵花訴說著多個個不的感受;不一樣的故事,不同的人就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及不同的體會或悲或喜;或灑脫或惆悵;或黯然或開闊..........境生由心。

  • 2 # 亦文亦物

    河北曲陽王處直墓 五代武士與伎樂人,石刻彩繪頂峰之作

    這些年,我前後走了不少博物館,也看了很多藝術作品,要說始終念念不忘的一件,就是河北博物院的五代王處直墓彩繪石雕。

    王處直,五代義武軍節度使,唐末河北的割據。公元921年,養子發動兵變,囚禁了他,可以說,他是五代豪強中死得比較“體面”的貴族,故其墓地豪奢無比,這座墓就位於河北的石雕之鄉-曲陽。

    這座墓早年被盜,遺留下的文物很少,最有價值也最令我感到震驚的是石刻彩繪浮雕。墓內石雕共有18幅,其中有2幅大型伎樂人和侍奉像,2幅守墓武士像。

    伎樂人是兩幅碩大的整面石壁,就放在河北博物院曲陽石雕館一進門的地方,真人大小體量,樂戶們表情嚴肅,服飾嚴整,場景宏大,充滿唐風國韻的氣勢一下子就攝走了我的心魂,讓我縈繞多年。

    此外,2幅天王武士像更是身世離奇,其中一幅被盜走海外拍賣,最終討回後就留在了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顏色鮮麗,用色大膽,雕工細膩,是我在所有的北朝、唐、五代作品中所僅見的精華作品,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只有身臨現場才能感受到那種奪人心魄的氣勢,才知古代石雕藝術真是登峰造極。

    (我自己用手機拍的照片不清晰,網上找了幾張清晰的)

  • 3 # 郭小梅love

    我很喜歡常玉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靜物。

    其實並沒有系統學藝術史,對藝術家瞭解也有限,偶然一次在一個展覽現場看到《藍色背景的盆花》,看到的那一刻突然覺得吵鬧的展覽現場都安靜了,然後記住了常玉。

    開始以為作品打動我是因為藍色的緣故,我尤其偏愛藍色。後來陸續看了常玉的其他作品,發現並不是顏色在打動我,作品的線條,配色,構圖形成了整體,他的大多數作品安靜又孤獨。 推薦有興趣的同學看看顧躍編著的《世界名畫家常玉》,一整本書包含了常玉的大部分畫作,也有他的整個生平介紹,但個人感覺文字還是差一些的。

  • 4 # 沅汰

    去年夏天去甘肅博物館參觀。之前在網上查攻略,有人說:甘肅省博什麼都沒有,就是些罈罈罐罐和佛像。我心裡很疑惑。所謂的這些“罈罈罐罐”,其實都是馬家窯的!看到這些“罈罈罐罐”對幾千年前的先民有了一種親近感,發自內心覺得這些“罈罈罐罐”無論器型、紋飾,都超美!

    馬家窯文化屬於仰韶文化向西的地方型別。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彩陶。中原仰韶文化在甘肅從廟底溝型別到馬家窯文化,再到齊家文化,演示了原始的先民從彩陶文化型別過渡到青銅文化型別的過程。馬家窯文化因為是1923年首先在甘肅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因此而命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在西北地區發展的獨特型別。馬家窯文化出現於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經歷了3000多年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四個型別:石嶺下、馬家窯、半山期、馬廠期。

    甘肅省博物館裡有許多馬家窯陶器,給人的感覺非常驚豔。這些陶器的形態帶著一種原始古樸之美,文飾多以水波紋、幾何紋、動物紋為主,有的色彩還非常豔麗,看起來很賞心悅目。透過些美倫美奐的原始彩陶,彷彿能看到上古的先民刀耕火種的艱苦,卻內心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想咳嗽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