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心橋

    名義和身份,代表了正義性。

    比如,兩國交戰,不宣而戰視為不義,就是侵略。這個國家人人可以誅之。

    再比如,執法單位執法時,出示證件和相關檔案。

    如果身份沒有解決,大家都會問“憑什麼”。

    畢竟真理是被小部分人先認識,再帶領大家認識。為政者不同於學術研究,身份不對,做不成事情——人人平等,憑啥信你?

    身份也是在雙方、多方陌生的情況下,取得高效溝通好的一個基本識別——-是敵是友先判明。可以說,身份可以算是人類社會的本能了吧。

  • 2 # 米糕粑粑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

    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

    簡言之,就是強調一種秩序,要依照倫理綱常來行事

  • 3 # 小光138230619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要先正名,是有深謀遠慮的。

    治國乃大事,治國須治民心,民心若潰散,國本安立!先正名,就是要有一個合理性,正當性,前瞻性,有了這些正當的名,治國施政才有理有據,政令才能貫徹下去,國家機器的強制特徵也能為民所接納,稅收,徵兵等才能被轉化為老百姓的義務!

    二千多年前孔夫子即發此論,真讓我們感到驕傲!這是對單純的武力強權的否定。

    統治者對於治下人民也存在一個正當性,合理性的考量,這是歷史性的進步!

  • 4 # 獨孤寒叟

    都知道孔子是戰國時期人。而戰國時期已經是君主統治時代。孔子的治國先正名,實質上是要讓自己有合法的身份地位和政治權利。只有這些才能實行統治國家的治理手段。所以他說,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 5 # 猛哥厲史

    缺什麼就會推崇/炫耀什麼。孔子是私生子,他母親在家族中沒地位,這給他的童年造成很大的陰影,所以他終生都強調名份,其實就是私生子急切期盼得到父親的肯定,奴才急切盼望得到主人的認可。

    他提倡等級尊卑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貴族身份。後世蠕家信徒也就跟著重虛名,輕務實。其實所謂名份都是人定的,合不合理看站在什麼角度!憑什麼立長不立賢,說好的“選賢與能”呢?憑什麼我生來就是高貴的,蠕家信徒生來就是下賤的呢?

    孔子對名份的渴望,還有官本位思想的要求。儒家之所以反對法治,就是因為可以用人治來混水摸漁。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有這麼大的特權,不正名能行嗎?

  • 6 # 培德先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順天道得人心,治國安邦與行軍打仗意義相同,只是處理方式不同而已,出師有名很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蘭特未來能進入歷史前十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