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墨江南2020
-
2 # 錢禮博書藝院
臨和摹是有區別的,臨是指邊讀帖邊臨習,而摹是把字帖墊在比較透明的紙下面進行摹寫。臨摹黃庭堅書法要掌握其重“韻”,持重風度,寫來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風,書韻自高的特點。臨摹某個書法家的書法沒有特定的模式,選好字帖,選其代表作先摹後臨,多臨摹多總結,最終才會水道渠成。
-
3 # 古夫2
首先掌握黃庭堅的書法特點,才好去臨摹學習。
其書法特點主要是:
中宮斂結,長筆四展。
欹側變化,不受羈束。
點不挑起,一代奇書。
撇改為點,蹙寫上收。
勁靜結合,和諧統一。
不泥古法,得筆外意。
一句話闡述就是:長槍大戟,縱橫奇崛,落筆奇偉,豐勁有力。
黃庭堅書法對當代書法學習具有不同層次的意義:對黃庭堅書法形式語言的模仿借鑑是書法學習的初級階段,對黃庭堅書法“書理”的發現與運用是學習的中級階段,對黃庭堅“天人合一”精神的學習是書法學習的高階階段。初級階段是基礎,高階階段才是目標。
掌握其書法特點,規劃好學習的目的。有了好的目標,才能更好地臨摹學習。
-
4 # 方舟漫話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黃庭堅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軾,可以說黃庭堅的手札小行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蘇軾的。
臨摹黃庭堅的書法,我覺得首先需要了解他的作品,熟悉他書法作品的藝術特點。從黃庭堅流傳至今的行幫手札墨跡看,其書法具有撇捺開張、字形扁闊、字勢向右上揚的特點,也有從容嫻雅,行筆鬆緩的灑脫,其作草書全在心悟,以意使筆。
臨帖的技巧,首先是把練習的紙張放在字帖旁邊,根據字帖裡字的外形和筆勢而慢慢的對照在練習紙上進行書寫,此為對臨。
對臨學好之後的第二步學習,就是背臨。背臨是在進行對臨之後,把原帖放到一旁不看,憑藉記憶把對臨所學的東西寫出來的一種臨貼方法。
最後的一步,就是意臨。意臨是為在臨寫範本時,更加註重追求行氣及整體的神韻和意境,也是臨帖的最高境界。
因此,臨摹黃庭堅的書法作品,必須經過對臨、背臨和意臨三個階段的學習,才有可能掌握黃庭堅書法的技巧和精髓所在。
-
5 # 快安堂
書法臨摹要掌握三點:讀貼+入貼+出貼
①讀帖~不是出聲讀,而是觀看的意思。在臨帖之前,認真觀察和揣摩帖中字的點畫、用筆、結體和神韻等,然後再進行第二步驟
②入貼~速度要慢,儘量寫的要像貼中字,不要隨意而為,感受提按,使轉的輕重緩急,線條粗細長短,墨色明暗變化的美妙之處,用心寫好每個要臨的字,然後再進入第三個步驟
③出貼~在這個出貼之前,儘量能達到背貼,如果達不到,可以先意臨原貼,在原貼的字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意而稍加變化,就是所說的不像,這樣就有了自己的書寫體,再經過多次長期練習,書法就會隨功深自然而成,讓我們盡情享受書法帶來的暢快淋漓,愉悅身心陶醉在書海之中,忘記煩惱達到心靜修身養性之功用。
(以上是個人觀點領悟,簡單寫寫不是多好,書法博大精深,還請多多指正!)
回覆列表
黃庭堅書法臨摹可從筆法、結構、線條、結體、章法幾個方面來把握。
1. 筆法
高腕執筆,筆筆中鋒,行筆從容有度,奇崛宕逸,清雅爽利、意態萬千。
2. 結構
或長或短、或左或右、或開或合、或疏或密、或頓挫起伏、或靜若微波,起伏跌蕩、舒捲自如、多姿多彩。
3. 線條
顯得鋒利、爽勁而又頗具動感與氣勢,有暴風驟雨、詭異莫測之勢。
4. 結體
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跌宕開闔之勢,中宮緊縮而呈“放射”之狀,字裡行間充溢著“抖擻”之氣。
5. 章法
是謂筆力恍惚、出神入鬼,其筆力健逸嬌縱有天馬行空之勢。結字千變萬化、姿態百出、汪洋恣肆,筆姿翻騰,墨花飛舞。即使縱橫連綿、滿紙菸雲,也仍可窺其格律之嚴謹;儘管筆勢宕逸、飄動詭奇,也無絲毫輕率苟且之跡,幾欲完美得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