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火車的速度是60公里每小時,人是從一個平板的貨車上往下跳,也就是說可以選擇從正後方或者側邊跳下,怎樣跳才會最大程度不受傷?
回覆列表
-
1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
2 # 蛋科夫斯基
有大佬回答了描述中的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圖片中側門跳出的問題。如果按照題主給的圖片來看,沒什麼方法可選擇,從側門跳出來也沒什麼花哨。
這種情況落地最好做一個滾翻,順著移動方向翻滾。這樣增加了與地面作用力的時間,減少了單位時間壓力。這就是為什麼咱們看很多運動,例如足球籃球運動員,他們倒下時經常會有翻滾動作,這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
我之前沒學會保護動作時候打籃球經常崴腳,自從學會了前滾翻側滾翻再也不怕摔了。所以對抗跌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衝擊,增加接觸時間和麵積,減少滑動摩擦轉為滾動。
如果沒有可以訓練過建議別自己直接前滾翻,容易傷脖子和頸椎,可以側滾翻,反正只要是翻滾就好,不要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火車的速度是60公里每小時,那麼換算一下就是17米/秒。有人做過,頂級的人類運動員在跳遠的時候,起跳的橫向速度是8-9米/秒,如果有助跑的話,大概是12米/秒,普通人也許可以打個六折,所以有助跑的情況下,起跳速度就是7米/秒。
如果向火車相反的方向跳(如下圖所示),那麼如果有助跑的話,人相對地面的速度就是10米/秒,應該來說這個速度不能算是非常大,畢竟一個正常的成年男子,100米12、13秒跑完是比較輕鬆的(高中生100米跑,12.5秒即優秀),這個時候人相對於地面的最高速度將近就是10米/秒,顯然以這個速度急停下來不是什麼難事兒。
但是最大的問題時,這個時候落地的時候,人相對於地面的速度是向後的,所以這個時候人在落地的一瞬間腳受到來自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前的,所以整個人會往後倒。而人以很高的速度往後倒無疑是最危險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後腦勺、頸椎、脊椎可能都會受到損傷(如下圖所示)。而這幾個位置如果受傷,你不死也得重度癱瘓。
而之所以會產生這個原因,主要是你要是保持站立的姿勢落到地上,你的重心太高了,所以會控制不住自己往後倒。所以為了保證落地的時候最安全,你不應該保持站立姿勢起跳,而是像青蛙一樣,半趴著彈跳,保證自己以水平的姿勢彈出去(如下圖所示),雖然姿勢不太雅觀,但是這樣會保證你重心很低。
當然這個時候不是用臉碰地,而是儘量先讓手肘著地,然後再讓膝蓋著地(如下圖所示),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自己的重心足夠低,並且相對於是“後剎”而不是“前剎”,這樣就不會翻滾起來(就好像騎腳踏車急剎車不能捏前剎車類似),雖然說很有可能會把膝蓋、手肘磨破,但是相比摔死或者癱瘓,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