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小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的傳承人是常寶霆,這是2008年就定好了的事呀?幹嘛還這樣問呢?未來50年如果沒有郭德綱,沒有他的德雲社,相聲成為遺產倒是有可能的!

    在郭德綱沒有走紅之前,試問誰還看相聲!那時候也沒有專門演相聲的小劇場,更不用說大型商演了!廣大人民群眾接觸到的相聲也就春晚那幾個。那時候只知有姜昆、馮鞏、牛群。別的就不知道了!也沒有像現在有大批相聲迷,那時候的相聲離我們的生活很遠!

    所以,郭德綱之於相聲的功勞我們是不能,也沒有資格一棍子打死的!

  • 2 # 奔跑吧菜雞

    作為題主,不敢相信有一段惡意貶低攻擊別人的回答竟然還有這麼多人表示贊同!我僅代表我自己,一個喜歡聽郭德綱相聲的普通觀眾甚至不能夠算作粉絲的身份發表我的看法。

    相聲這個藝術大家應該有所瞭解,講究的就是說學逗唱,但是是歸根結底,這個行業還是要給人帶來快樂的,而現在,相聲界的前輩們年齡都已經偏大,並且因為現在很多的年輕人越來越追求時尚潮流,所以相聲這個古老藝術形式也在漸漸的沒落著(我國的相聲藝術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最早形式是由“俳優”這種雜戲派生出來的。)。

    可能是藝術形式的問題,當時很多的相聲大家其實是不看好老郭,甚至說是有點排斥,因為在當時相聲還沒有像現在這麼沒落,很多大家藝術家表演的地方都是一些大型的晚會舞臺,而且說的東西都是一些歌頌型別的相聲,所以這個一些主流相聲演員就看不上他,而郭德綱也一直沒有想著進主流相聲的圈,然後還是一直說著比較接地氣的相聲。

    穎拓(中國畫)、耍牙(戲曲)、女書(書法)、扁擔戲 (戲曲)、青銅劍鑄造技術(工藝美術)、黑陶(工藝美術)、西江月號子(音樂)、金錢板(曲藝)相信很多人不曾聽聞過這些逐漸消失的文化瑰寶,究其沒落原因不過是藝術得不到發揚和傳承罷了。藝術源於生活不僅僅是藝術從生活中發源,更多的是生活接受了這項藝術形式並且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推陳出新,因為沒有任何人有資格批評14億中國人沒有發揚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如果“西江月號子”做了一些更能吸引新觀眾的改變而發揚開來,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味變了,但不會有人問那是什麼!

    不可置否的是郭德綱這樣個別人口中所謂的“三俗”表演形式為相聲吸引了更多的年輕觀眾注入了很多的新鮮血液。使得相聲這門藝術有源源不斷的人抖出源源不斷的包袱收貨源源不斷的笑聲。

    但是關於主流非主流都是怎麼劃分的呢?前段時間相聲師勝傑就對相聲主流和非主流做出了回答:不知道誰個劃分的,這樣的劃分也妨礙了相聲藝術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新一期的《相聲有新人》同樣是“說唱”,為啥郭德綱認可陳曦、金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