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地黃花26
-
2 # 永伴厚土
總盼著娘給做的新衣早日做好,再就是拿著爹給的五毛錢到小賣部買幾掛小鞭炮 ,再就是等著吃一年一次的年夜飯了。
-
3 # fengying鳳英
那時正是上初中階段。學生上課不正常,經常去生產隊勞動,間穀子、間玉米、拾麥穗、刨茬只、平整土地等,樣樣農活都會幹。初中畢業後回村勞動鍛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那時叫我們是“回鄉青年”,在勞動的同時還寫批判稿,要求思想進步。最難忘的是和農民在一起勞動的那些場面,年幼就乾重體力勞動的那些經歷,和現在的孩子比,我們是非常不幸運的人。
-
4 # 空境一塵
最難忘的記憶是,那個年代在過年的時候,看到牆畫上的楊子榮,郭建光,洪常青威風凜凜,盼著自己快快長大,像他們一樣去當解放軍,去打反動派。
-
5 # 布衣橋樑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人過春節嗎?現代人提出這問題,說明對那個年代一無所知,從1967年文革後第一個陰曆新年開始,春節就被禁止了,春節被定性為封建社會的“四舊”之一,從中國傳統節假日中取締,首先各行各業都不放假了,繼續上班,節日沒有增加肉,糧,油的票,和平時糧油票供應一樣。一直持續到鄧公執政,春節禁令才被解除。一些腦殘缺心眼,幾十年來享受著改革的紅利,吃飽了整天懷念1977年以前 ,這幾十年浪費了多少社會寶貴資源。
-
6 # 春華秋實7466002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我是個大孩子,青春年少不知愁滋味。一九七二年,過革命化春節,我在集體戶留守,同學們都回家過年去了。初夕夜,全生產隊鴉雀無聲,革命化春節,不能放鞭炮,其實也放不起鞭炮,生產隊多年吃返銷糧,家家欠賬。不能娛樂活動,要各家吃憶苦餐,要多苦有多苦,控訴萬惡的舊社會。知青們臨回家,給我湊了貳元錢,讓我堅持集體戶幹革命。我徒步一個來回走了十六里路,穿越荒漠,到公社供銷社買了二個蘋果,一斤六十度地瓜蒙,用了近一元二角錢。回到集體戶,天也黑下來,我叫來鄰居貧下中農子弟董王小。我們倆對酒當歌,一人一個蘋果,一瓶六十度地瓜蒙對瓶吹。歌聲劃破夜空,恰似野狼嚎。“休看我鎖鐵鏈帶鐵鏈,我邁步出監,賊鳩山,要密電……。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勢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哈哈哈哈”。我們倆折騰了大半宿,昏昏沉沉睡去。天微亮,半夜雞沒叫,早晨大喇叭叫,生產隊長喊社員出工勞動,創糞倒糞,以實際行動過革命化春節,為社會主義做貢獻。
-
7 # dashu
70年代的孩子過年,讓我最難忘的記憶有兩個。
一是年夜飯,二是大會餐。
那個年代很艱苦,平時連飯都吃不飽,可是到了年底,到了除夕,我們的父親還是千方百計地給我們做一大桌子菜,讓我們兄弟四個,好好地吃一頓年夜飯。艱苦年代,父親給做的年夜飯,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至今還讓人倍感溫暖,我是流著熱淚在寫這段文字。
大會餐,是連隊搞的。
我們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連隊。那個年代是大食堂,連隊職工也是一樣,平時也是很艱苦,很多人也都吃不飽飯。但是,到了年底,到了除夕那一天,連隊會做出各種各樣、很多好吃的美味佳餚,把幹部職工全部招集到連隊大禮堂高高興興地進行會餐。現在想起來同樣令人溫暖,令人感動。那是艱苦的年代,也是火紅的年代,一個會餐,就能讓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
8 # 老三125448211
就是過年有新衣服跟壓歲錢也不是說個個都有,可以說70年代的小孩就是最喜歡過年,因為一般過年有壓歲錢,也有一些穿新衣服比較多,不然平常要穿一件新衣服,那就很困難了。
-
9 # G百大
九月下旬,本該是穿秋褲毛褲的時節,但家裡窮除了單就是棉,沒法母親又怕孩子受凍直接就給我和哥哥穿上了棉褲結果被遠房親戚好一翻嘲笑。那個年代的衣服就兩季多半還帶著補丁,我就想不通現在還有人很懷念那個年代,搞不懂。
-
10 # 風拂清水
我就是七十年代的孩子,過年時最難望的記憶是媽媽會給我和妹妹買頭花和粉色或紅色的綾子來扎頭,還會提前買些蘋果、糖、瓜子、花生、鞭炮、肉、魚等吃食留於過年享用,我和妹妹每天開始盼望著過年那天的到來,當終於盼到過年的那天,爸爸會起早挑水添滿水缸,掛上紅燈籠,拿出紅色的紙研上墨,用毛筆寫對聯和福字貼到大門上和窗戶上,這就有了新年的味道,我和妹妹蹦蹦跳跳的吃著媽媽準備的零食聽著收音機,有時也會全家人一起打撲克,下跳棋。到了下午爸爸開始為我們準備年夜飯,外面會聽到有很多人家放鞭炮的聲音,到了半夜十二點之前還要吃頓餃子,這時候外面放鞭炮的聲音就象炸了鍋一樣的響,有放煙花的,有放二踢腳的,鑽天猴等把過年的氣份推向了高潮,而且這一天我和妹妹會得到壓歲錢,過了半夜十二點還會有守夜的習慣,這時我們也就又長大一歲了。這就是我對兒時過年的記憶。
-
11 # 悟21140
買100響的鞭炮,小心翼翼的拆開一個一個的放,坐在父母旁邊看他們炸魚,炸肉,炸丸子,包餃子。把新衣服擺得整整齊齊的,等著初一早上起床穿
-
12 # 慈祥老人50
最難忘的是趕年集,買鞭炮,寫春聯,辦年貨,家家殺豬,也有個別不殺豬,誰家殺了豬就請鄰居吃一頓肉,另外有的還要送去,特別和協,那時農村大人小孩廷多,真是熱鬧非凡。不象現在很瀟條。
-
13 # 雙力83816
七十年代還在上初中,那時的學校有學工學農課,學工就到校辦工廠裡參加勞動,學農就到縣辦國營農場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出生在農村,幹起農活來難不倒我,下田間施肥丶鋤地丶拔草等活都能得心應手。事情雖己過去了幾十年,但仍記憶猶新,久久難以忘懷。
-
14 # 周翠槐
七十年代時,我還是個十歲多點的孩子,最難忘的事太多了,首先就說過春節吧,春節就是我們小孩盼望了很久的節日,雖然沒有新衣穿,但肉還是有吃的,因為平時一年就端陽,中秋和春節能吃點好吃的,三十晚上,母親會每年給我們兄妹每人二角錢,那可是寶貴著呢,藏了又藏,其實春節過回那錢又交給了母親,因為太窮,平時連二分的糖果都捨不得買,除夕初一,一大群孩子就每人拿個塑膠袋子挨家挨戶去拜年,其實就是為了主人家能發二個糖粒,還有人家連糖都發不起,每人發幾根曬的紅薯絲,但我們年年樂此不彼,等到過完年就要上學了,一般上午上學,下午在家就要上山搞柴,還要搞豬草,學校還交給我們一項任務就是去鐵路坡上挖紅色標語,挖好後放上白石灰就行了,儘管那時我們都得做很多事情,可還儘量擠時間玩自創的遊戲,如打紙板,跳橡皮筋,跳繩,跳房子,打佗鑼,滾鐵環,老鷹捉小雞,拋石子,反正玩的種類很多很多,生活雖然窮,但年少不知愁慈味,我們慶幸兒童生活在那個年代,比現時代兒童快樂多了。
-
15 # 浩浩姥姥666
七十年代,我老伴的舅舅時任西寧市統戰部部長,78年春節舅舅回來探親,大年三十,舅媽蒸供擺碗把逝去的先人請回家供奉。七十年代時這屬於迷信活動。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村裡的領導聽說舅舅回來了,就去他們家拜年,舅舅怕村幹部說他這麼高職務的領導還搞迷信活動,就趕緊把擺供的東西收起來了。
到了晚上,舅舅的手無緣無故的腫起來了,難受的不得了。大年初二,我婆婆帶上我們去舅舅家拜年,看到舅舅的雙手腫得像饅頭。下午,我婆婆去找巫婆給看看,巫婆說是姥爺正在吃飯,舅舅把東西收起來了,姥爺生氣了,就用筷子打了舅舅手一下,舅舅的手就腫了。巫婆說沒事,回家上香禱告一下就好了。
回來後,我婆婆趕緊上香禱告,第二天舅舅的手果然就消腫了。
現在回想起來,這件事已經過去40多年了,但每到春節我們會想起,提醒孩子們把老祖宗請回家過年時要少說話。
-
16 # 風雨彩虹50後
過年比平時肯定要好一些,有肉吃,吃兩頓細糧,有條件還穿新衣服。最難忘記的還是吃不飽飯。農村的活累,除了陰天下雨基本沒閒日,因為集體出工效率低下,夏天經常起晌,秋天經常夜戰。就是這樣起早摸黑,荒地也很多,上凍了還有白薯在地裡沒收完。我們這裡1977還有因捱餓闖關東了十幾戶!
-
17 # 熱心老趙
70年代的時候我們還小,那時一年當中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因為過年不但能吃好飯菜,穿新衣服,可以自由地玩,最主要的還是平常沒有的熱鬧歡快。
那時候每到過年的這段時間,感覺天和地及世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鞭炮在這一時期不斷地鳴響,時時振奮著人的精神。從春節除夕的前幾天農村人就開始天天做過年時吃的食品,那時還沒有電,沒有冰箱,做的食物卻也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五才可吃完。
最盼望最快樂的當然還是除夕那一天了,那時沒有電視看,男女老少下午的半響就開始下餃子吃飯,然後都一起跑到街上去看燈火,晚上雖然沒有路燈但也是滿街一片通明。
小孩子們都聚到一起,玩打仗,捉迷藏之類的滿村莊的瘋跑,大傢伙自己製作的天燈放飛以後,能跑很遠的路再去追回。一夜不睡覺也不感覺困。那種快樂是如今的孩子們所想象不到的。
如今這一切都沒有了,過年不能再放鞭炮,好吃的東西平常也都有,家裡有電視手機也都不再去街上玩熱鬧。
如今的過年與往年一樣的只是家家還同樣貼上新對聯,其他的就再沒有當年的那種那種喜慶的情景了。
-
18 # 端莊優雅白雲sU
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到七十年代就是七八歲、八九歲的樣子,正是無憂無慮、快樂無比的年紀。過年時最難忘的有以下三點:
一是趕大集。離我們村4公里的公社駐地,每月逢二、七是大集,到了臘月二十七這天,各家各戶的大人們都挎著籃子,提著袋子,去集市上購置年貨,有的把家裡的農產品去集市上賣掉,然後換點自家所需的年貨回來。大集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賣肉的,賣魚的,賣雞蛋的,賣點心的,賣蔬菜的,賣年畫的,賣鞭炮的,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我們這些小孩子看到什麼都新鮮,看到什麼都想買,但兜裡一分錢都沒有,也只是過過眼癮,亦感開心。當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最愛去的灘位就是賣年畫的地方和賣鞭炮的地方。在年畫灘位,平整的地上整齊地擺壓著一疊疊厚厚的年畫,半空扯開的繩子上掛著一幅幅單張的年畫,這些年畫有革命現代京劇劇照,有秋季莊稼豐收的畫像,還有象徵吉祥的家禽油畫等等。我們駐足良久,觀望不止,看了一幅又一幅,看了一遍又一遍,始終難忍離開。看著年畫,聽到不遠處傳來啪啪的鞭炮聲。我們又擠過人群去到賣鞭炮的灘位,只見一掛掛鞭炮掛在空中燃放不止,這邊灘位高空響畢,鄰邊灘位又將燃起,炸碎的鞭炮紅紙在天空飛揚,燃放的鞭炮煙味瀰漫空中。賣鞭炮的各個灘主大聲吆喝著,各自炫耀著自己鞭炮的質量好,看鞭炮的人們,特別是我們這些孩兒們,蹦著跳、鼓著掌,高聲的呼叫著,陶醉在快樂和幸福之中。
二是穿新衣。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比較貧苦,一年到頭很難穿上一件新的衣服,各家各戶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弟弟穿哥哥穿過的,妹妹又穿姐姐倒下來的,都是打著補丁的舊衣服,有的補丁上還羅著補丁,只有過年時才能穿上一身新的衣服。我們這個地方,孩子們都是年三十這天換新衣服。記得我上小學時,換上新衣服後,孩子們各自興高采烈地趕到學校校園裡,同學們個個穿著新衣,人人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然後整齊地排成隊伍,大人們在前面敲鑼打鼓,我們跟在大人們後邊,兩邊的姑娘們踩著高挑、舞著綵綢,為烈軍屬每家每戶送光榮牌匾。每到一家,大人們有的為烈軍屬打掃院子,有的為烈軍屬挑水,有的為烈軍屬往牆上掛光榮牌匾,好一陣繁忙,好一陣熱鬧。
三是吃好飯。那個年代,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大米和白麵,也很難吃到肉啊、魚、蝦的渾菜,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幾天像樣的好飯。每當過年前夕,家家戶戶忙著蒸饅頭、蒸豆包、蒸年糕,備下整個正月的主食。年三十晚上,我們全家座在一起,吃著大米飯,就著白菜燉豬肉、豆腐,那個香味終生難忘。初一一大早,就起床吃熱騰騰的水餃,也是滿口冒香。到了初二、初三,親戚之間你來我往,就開始走親戚、迎親戚了,不管到誰家裡都是吃好飯,拜大年。在我七十年代的小時候,初二這天都是和我的哥哥以及叔伯哥哥們一起到我姑姑家,在姑姑家美美的吃上一頓,然後接受姑姑給的2角錢紅包,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到了初三,母親領著我走姥姥家,有時住上一晚,有時當天下午返回。那時,舅母和姥姥住在一起,舅母也是做出最好的肉、魚等美食讓我食用。在姥姥家還能吃到糖塊、瓜子等零食,真是幸福極了。過了初三,到初四、初五及之後,本村的屬於近親的家人、朋友之間就開始相互宴請了,我們小孩子雖然上不了桌,但在桌下也是同樣吃到和大人們一樣的好飯。
現在這個新的時代,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再也不愁吃、不愁窮了,但年味淡了、走動少了、幸福的感覺不一樣了。我懷念七十年代的年味!懷念七十年代的快樂!懷念七十年代的幸福!
回覆列表
我的大女兒七四年的,在五週歲過年的時候我與妻在百貨商場買了一身軍綠色的滌確良新布去縫紉部作了一身合體的軍裝服;又買了一頂綴紅五星的女式綠軍帽和一條棕色的小武裝皮帶,在新年到來之際給女兒穿戴好領著她去照相館拍攝了一個彩照,放大後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人民解放軍的小女兵。那張照片拿出來後,人們讚不絕口爭搶欣賞,可惜,隨著歲月流逝那洗了多張的照片也沒有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