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PCP
-
2 # 知行小微
個人淺觀理解,一個行業是否辦理,不能單純考慮單個產品毛利率。也要考慮整體需求量和銷售量,同時考慮管理,運營費用。例如:農業,蔬菜種植,很多都是無成本或低成本的產品,毛利率通常在50%以上,但是統觀整個行業依舊是國家扶持行業,或者其中大部分人只能是低收入群體。這樣的行業也不能說是暴力行業。
-
3 # 戰神小雨691
商品的成本會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而降低,你所謂的單條內褲成本低只是大規模生產的成本。這裡還不包括物流成本,推廣成本,人員成本,機器折舊,土地成本,還要有經銷商利潤。因此不知服裝,任何商品的成本都不能單純等同於生產成本。
-
4 # 踩井嗒湖友
這樣理解太片面了,其實每個人都有這山看著那山高的思想,外行人看每個行業都覺得他怎麼那麼掙錢,其實大家都只看到表面,國際大牌好多也是如此,就比如說瑞士名錶,外人看起來這表好貴啊,這老闆得多掙錢啊,其實不然,像這樣的大品牌他們的開支相當大,雖說表他們能造了,未必他們就能賣了表,他們必須組建制造商的營銷人才把表賣給世界級的售賣公司,世界級的又把表分散賣個國家級的,國家級的又會賣給下一級的終端售賣商,最後才能賣給個人,這中間需要多次轉手,那個人不掙錢都不行,這麼運營比如說這隻手錶出廠的價格只有500元,消費者可能需要10000才能把它購買到手,所以廠家可能真的沒有什麼利潤,再者說每個名牌產品沒有人造價,單單廠家每年維權打擊造價都要花不少錢,所以你算算到底他能掙多少錢。
-
5 # 悟淨財經
內褲雖然成本只有售價的5%-10%,但是,中間的其他費用還有很多,商家的利潤並不能達到除了成本的90%-95%,能有兩成的費用就很不錯了。
內褲從出廠到銷售結束中間有眾多的費用環節一件商品從出貨到商家買貨不僅僅只有成本費用。例如,大部分的男人都知道CK這個內褲品牌,CK內褲生產成本是30塊,銷售和廣告的費用為120塊,各種稅費是60塊,算上公司的管理費用是10塊,那麼賣300塊錢的內褲,它的淨利潤是300-30-120-60-10=90元,這麼算下來的話,90/300=30%,也就是賣一條內褲的利潤有3成,並不是除了1成的成本以外都是利潤,還有6成的其他費用。
只有擁有絕對定價權的商品才能擁有最高的利潤正常的一件商品從製造商到消費者中間有經銷商和品牌商,例如很多AJ球鞋,真正的製造成本,算上人力,原材料,雜物費用等各種成本,總得生產成本大概也只有100元人民幣左右。但是AJ鞋卻能賣到每雙1000或者更好,主要是因為中間有很多費用,最重要的是品牌費用,中間每個環節每個階段的人都要掙錢,每傳遞一次,都要交一詞稅,雖然每個環節的利潤不多,但是環節增多,就會發現從開始到結束的錢在成倍的增加。
只有那種具有壟斷地位的行業及產品才具有足夠的定價權,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例如,我國的中國菸草,每年僅僅納稅都能超過萬億,就是因為其擁有壟斷地位。茅臺每瓶能賣到2000塊以上,成本僅僅80塊,但是仍然大批的人瘋狂購買,茅臺的溢價能力足夠強,因此它的廣告和銷售費用並不高,大家基本沒有聽過茅臺的廣告吧。所以要想獲得高利潤,永遠是擁有壟斷地位的產品最厲害。
像內褲這種產品,隨便一個普通服裝產就能做,賣這樣的產品,最重要的是渠道和廣告等各方面的競爭。產品同質性太嚴重,除了那些高階品牌之外,其他的商品利潤更是低得可憐,這些產品主要是薄利多銷來掙錢的。
回覆列表
除了看毛利潤,還要看總銷售額,週轉率等很多指標,內褲毛利高,但是單價低,銷售額也不大,週轉率也不快,可以看成一個普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