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kx康欣

    行為主義學派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B.Watson,1879—1958)於20世紀初創立的一個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它的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期:早期行為主義時期(1913—1930)和新行為主義時期(1930年以後)。早期行為主義完全排斥對人的心理和意識進行內省研究,主張心理學應該對環境操縱與人的行為變化之間的關係進行客觀研究,並把心理現象過度地簡化為刺激—反應模式,即S—R模式。

    由於行為主義強調研究的客觀性,使一套行為控制的方法得到發展,促進了心理學研究的精確性和實證性,並在心理學大部分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但它因無視有機體內部過程而走向了極端,到20世紀30年代後逐漸為新行為主義(neo-behaviorism)所取代。

    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S—R模式,在S—R之間增加了一箇中介變數O代表反應的內部過程,形成S—O—R模式。

  • 2 # 我是王土田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了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認為,構造主義研究人的意識,但是意識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研究意識很難使心理學成為一門學問。

    因此,行為主義主張要拋開意識,直接去研究行為。

    所謂的行為就是人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組合,這些反應不外就是肌肉收縮與腺體的分泌。

    例如,思維不過是肌肉的變化,情緒不過是內臟和腺體活動的變化。

    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

    然後就可以透過刺激推反應,或者透過反應推刺激。確定反應與刺激的關係就可以預測行為。並且可以透過控制環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

  • 3 # 精神家園001

    行為主義學派是科學心理學,大約產生於上個世紀初,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心理學流派,這個學派也是美國土生土長的一個心理學學派,和認知心理學、人本主心理學並稱為現代心理學的三駕馬車,從而可以看出它在當代心理學發展當中的重要地位,行為心理學產生以後,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以及學校教育方面影響非常的廣泛。第一代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是創始人華生,強調心理學研究的是刺激反應的聯接,也被稱作是古典行為主義。第二代是操作性條件反射,代表人物有托爾曼、斯金納,被學界稱作是新的行為主義。第三代是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強調的就是榜樣的作用和替代性強化,被學界稱為新的新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發展,雖然也有遭到批判的方面,但總的來說,是現代心理學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 4 # 美女寫真集

    在詹姆斯的影響下,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刻意把研究的重點,置於作為意識活動結果的行為上.

    華生宣稱,應該象研究其它任何動物一樣去研究人,應該象考察化學、物理學、生理學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學中的現象一樣去考察人類行為.

    華生還斷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稱之為意識、感覺、知覺、表象或意志的東西,因此所有這類詞彙必須從描述人類行動的語言中徹底清除出去.

    華生強烈主張,心理學只能研究可由別人客觀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而實驗則應該僅限於客觀地觀察刺激——反應的結果.

    華生於二十世紀初葉,創立了曾經風靡一時並一度獨霸心理學領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因行為主義嚴守自然科學的取向受到批評,同時也因其它學派理論的影響,一些原屬行為學派的學者如赫爾(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1886-1959)等人已不再堅持“客觀的客觀”的原則,終而接受意識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之一的理念,又倡導了新行為主義.他們的觀點是,在考察行為的同時也兼顧心理活動,目前這種觀點業已成為現代心理學的一個主導思想.

  • 5 # 藍鯨未來

    舉個例子:

    比如你做一道題,你做錯了,老師讓你重新做;你再做錯了,老師再讓你重新做,直到你做到對為止!

    因為它覺得只要你不斷重複這個行為,你就能記住這個知識點。

    這個是我認為的行為主義學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接手一家小超市,如何擴大經營,或者如何開啟線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