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曼麗的奇妙旅行

    其實老師願意告訴家長孩子的缺點是好事。

    父母不可能24小時陪同孩子,

    而且父母多多少少看自家孩子會自帶濾鏡,

    由第三方提供資訊,非常有利於父母關注孩子。

    例如1:

    老師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做父母的人就要檢討,

    在家裡是不是孩子專心玩玩具的時候,

    父母爺爺奶奶中途會說,

    喝點水吧,吃點水果吧,

    寶寶你在幹什麼等等這些無意的打擾。

    這就是在毀滅孩童的專注力,

    也導致後期在學校學習時所發生的集中力不集中!

    例2:

    老師提到,孩子好像不太合群,

    通常5歲左右的孩童開始有意識的去結識朋友,

    如果自家孩子超過這個年齡,

    依舊習慣獨自玩的情況,

    父母就要檢討,

    是不是陪同,關注時間太少,

    沒有及時給予該給的鼓勵,關愛以及誘導。

    關注過少是原因之一,

    其次,

    關注保護過度也會導致孤獨,

    內向,膽怯的情形。

    事實上,每個孩童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如何正確的著墨是最重要的!

    為人父母是很重的任務。

    一寫就寫這麼多,

    耽誤各位寶貴時間了。

  • 2 # 大號哥哥小號妹妹

    大家好 這裡是大號哥哥和小號妹妹

    老師總愛說孩子的缺點,今天就這個問題,我來簡單說幾句

    首先這位家長的孩子多大呢? 有時父母聽到老師對孩子的某些不好的評價後不知道該做何反應,同意吧,不甘心,孩子並不是這樣的;不同意吧,為什麼老師平白無故這麼說?

    其實,寶寶在家與在外面的表現並不總是一致的,尤其是進入集體之後,常常表露出父母不知道的一面,卻正好被老師捕捉到。這也是寶寶真實性格的一部分,如果父母一味否定而不去證實,就會錯過發現問題的時機。因此,家長如果對老師的評語有疑問,最好先問清楚。

    雖然老師是經過專業學習的教育人員,但也會受到經驗、情緒的影響,對孩子的評價有可能不夠客觀。聽到這樣的評價,家長難免產生懷疑甚至不滿的情緒。

    碰到這種情況,家長沒必要去說服老師,不如把精力放在教育孩子上,多觀察老師指出的問題。如果確實如老師所說,就幫助孩子改正。家園共同的目標是讓孩子更健康、更好地成長,家長如果總是有“老師明明說得不對”的想法,反而會偏離這個目標。

    對班裡每一個孩子進行評價,是老師的工作。如果老師只說孩子的優點,一句缺點都不說,父母熊放心嗎?肯定不能!評價好與不好,都是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不同表現得出的階段性結論。它既不是對孩子終生的評價,也不是對孩子品行的定論,而僅僅是對孩子某一段時間內某一種行為的評價。所以,孩子有缺點沒有關係,只要能及時改正就行了。

    父母真正需要介意的,是老師主觀地給孩子貼上了“標籤”。比如,看到孩子哭就說“愛哭”,孩子吐了一口飯就說“挑食”,或者孩子與別人爭搶玩具就批評說“霸道”……這樣的評價過於武斷,還容易給孩子造成影響,使孩子對自己產生同樣的看法,慢慢地就真的變成“標籤”所指向的性格了。

    所以說看看老師具體反映的是什麼缺點什麼問題,如果一般問題,可以由著孩子的意願來做,不然過多限制會抑制孩子天性發展。

    對於安全、品行方面的問題要給他定規矩,講究原則,讓他知道什麼不該做,做了有什麼後果。管教他不是為他不犯錯誤,而是讓他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平時要注意家長的言傳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長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 3 # 80後寶媽靜靜

    對於家長來說,可能在接送孩子的時候,老師可能會有意地提醒道:“你的孩子的缺點就是不善言詞,內向性格,其它還好”,不管老師是出於哪種情況,我們都應該微笑著回覆老師:“你應該多關注我們家孩子的優點,因為每個孩子都有缺點和優點,往往要看好孩子的優點”。我在這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為人師表,不要總抱怨某個小孩的不足,因為每個孩子從心理角度來講,心態都是正向的,即就是說:孩子都希望老師能誇獎她(他),因為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她(他)不希望老師貶低自己,對於幼兒戓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孩子來說,心裡很脆弱,有些比較惡劣的詞可能會傷及孩子的內心,如果孩子確實有著某一明顯的缺點,希望老師能換一種正向的方式引導或鼓勵孩子做改變。經常抱怨小孩的缺點,並無好處。小孩聽煩了,並不會接受你的話,下次老師再說同樣的話語時,她或他會心生反感,這時他從心裡排斥老師,以後老師無論是強烈抱怨或是隨機提及他(她)的缺點,孩子都不會接納你。所以為人師表,也要顧及孩子的感受,找相信好的或善良言語能鼓勵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並在家長的鼓勵下,欣然接受你對他不足的教孕,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孩子從心底喜歡你,這時你正向的言語去教導孩子,孩子會很樂意改正。況且孩子的優點總是比缺點多,我們要多看待孩子的優點,並培養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泰山奇石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