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擊(國君的兒子)在路上遇見田子方,急忙下車,在道旁下拜。田子方卻不還禮,揚長而去。魏擊火冒三丈,抓住田子方,質問他說:普天之下,是富貴值得驕傲?還是貧賤值得驕傲?田子方於是回答了這句話。這是赤腳的不怕穿鞋的嗎?還是田子方在裝?
回覆列表
-
1 # 大彭展翅66
-
2 # 戴尚民律師
題主所問,出自《資治通鑑·周紀》,講的是田子方教育子擊的故事。全文如下:
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可見題主所問並不完善,其實田子方為何作出“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的回答是,後面也把說這句的緣由解釋清楚了。如果國君驕傲自滿,那他就會失去他的國;士大夫驕傲自滿就會失去他的封地,失去國家的國君和失去封地計程車大夫是沒有人會以國君、士大夫的禮儀來對待他的。而一個一無所有的平民,言行不當,他大不了一走了之,去到什麼地方不能貧賤啊。
這個故事既有赤腳不怕穿鞋的意味,也有德位相配的教育意義。有怎樣的地位,就要有怎樣的品行,否則德不配位,終有一天會從位置上掉下來,由此教育富貴之人不可驕傲自滿,品行低劣。
首先,驕傲和財富的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絡,所以這句話在邏輯上是不能成立的。第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告誡我們要謙虛,只有謙虛低調才能不斷進取,不斷成長,驕傲使人落後。所以不管貧賤的人4還是富貴的人都要保持低調,不要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