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風浩蕩
-
2 # 職場二十年
沒有絕對的對錯,頑事有個度,有人崇善少數服從多數,但有時人們更願意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數人身上。
是黑?是白?
地球人說滅霸是魔鬼,而滅霸認為他是在拯救地球。
孰對孰錯?
只有大家有同樣的人生觀,社會觀的時候,評判才會有意義。
-
3 # 九十號汽油
這兩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都可能是對的,但後半句話在當今我認為往往是錯的。一句俗語成語,它的正確性都非常依賴於他所指的那個語境,就是說理解這個屬於成語的時候,你一定要從本質上理解,他所針對的事物。如果拋棄語境來去理解一句俗語或成語,往往和他的本意會相差十萬八千里。比如全國人民都在奮力犧牲自己抗擊疫情,而芳芳呢,雞蛋裡挑骨頭,吹毛求疵,對那些奮力抗議的志願者醫生沒有一點讚揚,讓人一點都看不到希望,他只顧放大極少部分人本能的一種惡劣人性的表演,以他的名氣專門盯著非主流的事物不放,他的所作所為,他的惡劣表演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種典型的抹黑,以區域性代全域性,以區域性否定全域性,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是一個負責任知識分子的所為。由於惡劣的人性,往往更容易獲得共鳴,貪婪導致的抱怨更容易獲得共鳴,所以一個太平盛世啊,它特別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因為每個人都盯著富豪,盯著那個比自己過得更好的人,所以不滿情緒很容易獲得認同。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如果說沒有一個權威的媒體、主流的輿論場堅持幫整個社會分析成績、展示希望,那麼這個社會就非常容易迷失,甚至在極其貪婪的不滿情緒共振之下,相互傷害,相互摧毀,更甚導致戰爭進而摧毀既有的數十年上百年的成績。從這個角度講,主流的輿論場,更多的講宏觀成績,忽視區域性困難和不足,是合情合理的。這種情況呢,往往被居心不良的人汙衊為粉絲太平,這是居心叵測,或者說是物質狂妄。
任何具體議題,都有確定的範圍。只論及個體的話題,就沒有談論全體的必要,反之亦然。
要談啥,就談啥,無關的層次就少扯淡。言以信為善,表述本身契合要表達的現實現象,就是正確,反之就是錯誤,少在微觀宏觀的錯駁之處找不明所以、含糊其辭的虛無縹緲無驗無證之論,無益無用,徒耗精力,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