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籃球之腳踝終結者
-
2 # 到點學習
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努力學習,塑造自我. 我們應該對他人負責,關心愛護和幫助他人. 我們應該對集體負責,為集體增添榮譽和力量.
-
3 # 郝峰濤
家長放手,孩子才會負責任。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們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自然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連帶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為什麼不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比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四,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教育的壓抑,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敬:
-
4 # 虞樂無極限
承擔責任的重要意義
1.負責任是對現代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社會越進步,就越需要負責的公民。一個人只有盡到做學生的責任,才是好學生;盡到對父母的責任,才是好子女;盡到對國家的責任,才是好公民。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人生價值就會越大。我們青少年學生正處於青春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在初中階段培養我們的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可以為以後的健康成長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一個人對自己肩負的責任認識得越早,就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一個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人,也能夠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我們青少年學生要提高自己的素質,加強道德修養,必須從“責任”二字做起,明確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做人做事,為自己負責,為別人負責,為社會負責,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回覆列表
青年應珍惜目前得天獨厚的學習和研究環境,既學理論知識,又學修身做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為自身和社會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智力基礎。
對個人的責任:培養自強自立的社會責任感.和諧社會必定是權利和義務總體平衡的社會。廣大青年應樹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自立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法制意識等現代觀念。
在積極投身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人生實踐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潮中,勇於自任,敢於擔當。
其一:對國家的責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廣大青年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社會理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其二:對社會的責任: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和諧社會需要大家共同建設,而青年是社會中的重要群體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和諧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