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陽5466
-
2 # 趙老師心理
有一個鳥籠定律是這樣說的:有一個人買了一個鳥籠掛在屋裡,籠子裡沒有鳥,之後每有客人到他家裡便一定會問:你的鳥哪裡去了?主人在無數次的被問這個問題之後就把鳥籠處理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人們常態的思維方式中,人們看到鳥籠就自然地想到鳥籠裡的鳥,鳥籠裡沒有鳥這就是件奇怪的事,無法理解有的人只掛鳥籠而不養鳥的行為。
人在成年後會形成非常多的固化思維模式,基本是線性的,比如食物就是吃的,衣服就是穿的,車子就是要開的,房子就是要用來住的……等等的固定模型,習慣性地把一個物品跟一個實際用途自動連線,閒置不用似乎就是不能被理解的。尤其是汽車、房子這樣的高價商品買了閒置就讓人更難理解了。從整體的國民消費水準來看,中國人過上物質相對富裕的生活大概也就三十年左右,消費思維還習慣於把物品跟它的實用價值聯絡在一起,而忽視物品對一個人的心理意義。
如果僅僅從滿足簡單的物質需要這個層次來看的話,我們的周圍物質浪費的現象那是隨處可見,無論從外部大環境為人們提供了超飽和的物質供應環節,還是個人物質消費現狀來看,無疑都是非常浪費的。從食品、衣服、小件的生活用品到汽車、房子等高價、大件物品,還有水、電等資源、能源等等的使用,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充斥著浪費。
可以說,如今我們的周圍也包括我們自己,浪費無處不在。就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消費是一個替代行為,用物質層面過度充裕的方式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因此我們就看到了很多人衣櫃裡掛著一輩子都穿不完的衣服,隨時可以倒掉的飯菜……買了不開閒置著的汽車,買了不住閒置著的房子……總想著怎麼才能掙到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無論是物質還是金錢,人們需要獲得一種“我擁有”的感受,“我擁有”就意味著當下它是否有用不重要,而是我任何時候想用都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它,這會給人極大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任何一種行為的背後對當事人而言都有其心理意義,一個不善交際的人(凡是評價往往都帶有或多或少的個人偏見,不同的人標準不同,我先假設你的評價是客觀的),就會用一些他自己獨有的方式獲得跟外界的連結,獲得他人的關注和認可,還有自我心理滿足。
當然,如果是馬雲或者李嘉誠,那就另當別論了。他們如果閒置幾套房子幾輛車子,我猜很少有人覺得有什麼奇怪和難以理解哈。
關於生病不治,可能背後的心理原因比較複雜,比如有的人覺得生病後被別人照顧會感覺到自己弱小無助、需要依賴別人,這會產生不好的感受,也要看本人對疾病的態度和身邊親人對疾病的態度,還要看家庭關係怎麼樣,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病了,很多時候就意味著家庭原來的生活秩序很可能被打亂,會讓人感覺混亂和失控,難以適應等等。
以上只是我針對問題所作的一些思考,只供探討和參考,無需對號入座。
-
3 # 海馬放映廳
每一個人看待生活 對待生活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 生活是自己的 誰也參與不進來 越是喜歡孤獨的人 智商可能更好一些 因為他們可能更能深刻體會到個體的重要性 能夠忍受孤獨 不要想去了解別人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自己過得開心幸福就好
回覆列表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大多是一些節儉的人。我觀察了一下好像和原生家庭有關係,他們在原生家庭裡多是那個不被疼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