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球兒姐
-
2 # 超級學習觀正確對待孩子畫小人的事情,將問題變成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自己小時候也喜歡給課本上的人物進行塗鴉,課本的杜甫,歷史課本的人物、甚至數學、外語都不放過,現在想想,的確是自己少年時候的美好回憶,但是這種回憶在家長的干涉下,往往成為了你不好好學習,不務正業的問題?
正確的看待孩子畫小人的問題,關鍵在於扭轉父母的態度。有時候,事情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的認知和看法。畫小人並不是上課不好好聽課,故意搗亂的行為,反而是孩子想象力爆發,主動學習的開始。家長做的不是批評,而是正確的引導,孩子就能夠把枯燥的知識變為精彩的故事,從而記住,而這種記憶方法,在我們智力開發課程中,我們稱之為影象法記憶。
如何將塗鴉變為學習的利器?理解影象記憶法的原理,我們大腦從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到智人,已經進化了幾百萬年,最近五千年前,人類才發明了文字,在沒有文字之前,原始人進行交流是利用圖畫、肢體語言,口語進行交流,其中圖畫是原始人最早的交流方式。所以,人類對於圖畫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了肢體語言、口語和文字。利用圖畫進行交流,是最符合大腦理解的方式。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利用圖畫方法理解古詩詞,背誦課文故事,記憶單詞、字母。以下分別舉例子說明。
利用繪圖法背誦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這個四格漫畫中,運用了很多諧音、想象。如何妨理解為何家的方房子。莫聽穿林打葉聲,理解為用耳朵聽風穿過樹林,拿棍子打葉的聲音。加深了孩子對這句話的印象。再來一首張繼的《楓橋夜泊》。
利用繪圖法記憶單詞。記憶單詞需要先將26個字母編成圖畫 ,然後再組合起來。
A:蘋果 ;B:一支筆或者小男孩boy ;C:月亮或者鐮刀 ;D:笛子或者弟弟或者狗dog ;E:大白鵝 ;F:斧頭 ;G:鴿子或者哥哥 ;H:椅子 ;I:蠟燭 ;J:魚鉤 ;K:機關槍 ;L:木棍 ;M:漢堡薯條或者是拱橋 ;N:一扇門 ;O:雞蛋 ;P:一面旗子 ;Q:企鵝 ;R:小草 ;S:蛇或者美女 ;T:傘 ;U:燒杯或者U型磁鐵字 ;V:鑷子 ;W:王冠或者水波 ;X:剪刀 ;Y:彈弓或者樹杈 ;Z:閃電
利用繪圖法進行作文創作。一副美麗的畫面,用我們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正如你站在廬山瀑布前,只能用好大啊,好美啊,這樣蒼白無力的句子表達和抒發感情,而李白就能夠把這種感情藉助九天、三千尺,銀河進行誇張想象,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練習。看到一副美麗的風景畫,用自己的語言生動的描繪。(如下圖)我站在山崗上,眺望遠處的群山,它們彷彿要把天撐破一樣 ;裸露的岩石,連綿不絕,像極了奶奶臉上的皺紋。而在這山谷中間到處是綠樹和農田,彷彿世外桃源一樣。讓人感覺到生機無限。一座白牆金頂的小寺廟,正如大海中的燈塔一樣,指引我們心靈的方向。
-
3 # AMEOW阿喵書房
我覺得很正常吧~我們美術生的課本,沒個塗鴉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美術生啊(笑哭)。有時候倒不是故意要上課時候畫的,就是做作業的時候啊~複習的時候啊~突然靈感來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反正我們老師也沒覺得哪裡不對,只要上課時候認真聽講,不畫就行了。
吶,講道理,首先只要不是上課時候開小差畫圖,課本上本來就有插畫,自己改造下沒準還能記得更牢,加深課文印象呢?
然後,作為過來人,作業本上是不推薦塗鴉的,要麼就是這個本子是不交作業的。畢竟同學們要養成習慣,給老師看的作業相當於考試做題整潔,塗塗畫畫不像樣,而且萬一畫順手了考試也塗鴉了就尷尬了。
父母們看待孩子在課本上畫小人這回事不妨看開點,反正我們讀書時候開心不開心都會畫畫小四格,也算是沉重升學壓力下的一種發洩渠道吧。
回覆列表
站在我真實的角度,我會覺得沒有太大關係,因為自己小時候也幹過這種事兒。
站在一個成熟的父母角度,需要儘可能避免孩子做出這樣的舉動,那麼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小朋友是不是對畫畫這件事情有極大的興趣?如果是,情好好挖掘和培養孩子的潛力;
2.小朋友在課本和作業上畫,有沒有在其他地方畫?如果沒有,說明孩子對課本和作業本有著比較特殊的感情,要麼就是特別喜歡,要麼就是特別抗拒,可能是在學習上有遇見困難了;
3.小朋友可能採取了錯誤的方式來宣示對自己東西的主權,合理引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