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江陵郡灬蘇麟躍乀醉調

    咳咳。這個問題既然是我提出來的,我就給你們一個回答:我不是打醬油的。原因如下:

    我不是來打醬油的“關我什麼事,我只是來打醬油的”。隨著“打醬油”的流行,“醬油黨”在網路上迅速興起,成為特殊的一群人。 ————引言

    何為打醬油呢?以前的醬油都是零賣零買的,自己拿著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給你稱多少,這就叫打醬油。如果用到網路上,就會有引申意義 :不談政治不談敏感話題,什麼都與自己無關,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就用此話回帖而已 。 相當於:“路過”。

    “我只是來打醬油的”,平淡普通,實則包含了許多無奈:如今,網路世界相當不安定,常常是一句話,掀起千層浪,隨口一說,爭議迭起,面對網路的敏感與大驚小怪,很多人選擇了明哲保身,心理上強烈關注某事,行為上卻變成了“飄過”、“無語”、“潛水”之類。現代社會讓許多人軟弱了,膽怯了,敢怒不敢言了!“打醬油”成了迴避最好的方式。

    “打醬油”是唯一正確的做法嗎?不不是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社會應該是不甘沉默的!!!

    諾貝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驚心動魄的話:

    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不要被人活埋。

    的確,他在現實中不甘平庸,總是渴望與眾不同,所以他一直在努力保持自己的個性,也取得了屬於自己的非凡成就。他所說的“活埋”。在今天看來就是“打醬油 ”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冷眼旁觀,將自己的個性丟棄在深深的沉默之中。

    “打醬油是一個態度,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 ’。”這是“醬油黨”的宣言 。他們沉默不言,對社會事件缺少自己的看法和熱情。對任何事情都是淡漠無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這樣做有其社會原因,但這樣“醬油黨”的社會價值何在?

    我不知道,隨著“醬油黨”的興起,我們這個時代還能不能孕育出像魯迅先生那樣犀利的文筆?銳利的言辭?!還會不會擁有“五四運動”中愛國青年的激情與熱血?還會不會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繼續前進?試想,如果每個人都像醬油黨那樣沉寂和冷漠,我們豈不是成了魯迅先生筆下“愚弱的國民”???(“愚弱的國民”出自《吶喊》)

    社會需要鋒利的言辭提醒我們的過失和不足。而不是一句“我只是來打醬油的”所承載的無奈的“無可奉告”。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敢於發揚自己的個性,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有價值,我們的社會才會在鞭策下,穩定前進。我希望再面對那些銳利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大膽的說:“我不是來打醬油的,我有自己的看法!”

    我們不僅應該用自己的觀點告訴別人“我們不是來打醬油的,我有自己的看法”,諾貝爾不這是因為他的“不要被人活埋”,才使得今天的我們得以享受他不“活埋”的結果嗎!!!!!!!!!!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和觀點,不能用沉默把自己變為別人的複製品,這個社會應該多一些參與的激情和活力。而不是死氣沉沉的冷漠。讓我們用語言和行動來告訴這個社會吧:“我不是來打醬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敢不敢曬一曬,真正一輩一輩傳承下來的物件?不一定是古董!因為傳承,所以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