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多魚hh
-
2 # 生活入世
放養和管教都要有,放養並不是放任自由什麼都不管,
比如,我家的孩子,是比較放養的,三歲多就讓她一個人下去小區裡找小朋友玩,會比較尊重她的想法,合理要求我們都會答應,從開始吃飯起,我們就沒有餵過,都是她自己吃,所以她現在比較獨立,膽子也比較大。
她性格很開朗,在外面很容易就可以交上朋友,她很懂禮貌,每次出小區和進小區都會給保安問好,見到人也會打招呼,如果開小區門時,看到還有人要進或出,她會一直等到別人過了門後,再走。在商場也會幫別人開門。
我們會告訴她,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比如電視,我們家是從來不開的,手機也不給她玩的,所以,她從來沒有看電視和玩手機的習慣。
我覺得對孩子的教育是以尊重為主,不能事事管,也不能完全不管,這個度需要很好的把握。
-
3 # 桂桂692
孩子小時候肯定要管教畢竟小沒有自己正確對的價值觀也沒有自己的思想,從小吧苗子扶正,長大有自己想法能夠獨立自然就放羊了
-
4 # 春山畫館雪漪
類似的問題:我對孩子的教育崇尚愛與自由,那明確規則是不是就限定了自由? 這裡有個核心是,自由也是有邊界的!如果沒有邊界,出現的極端情況是殺人放火也是自由。所以就像硬幣的正反面,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也不能有一個單一存在——“放養”強調的是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管教”的重點是給予孩子必要的輔助。此間的平衡,需要父母去學習瞭解孩子,並用心感受孩子。❤
-
5 # 曉娜51000
現在一部分人提倡素質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另一方面熊孩子新聞層出不窮,建議嚴加管教的佔大多數。
我覺得放養不等於放任,嚴格管教也不等於完全扼殺孩子的成長空間。
當父母的不管是放養還是嚴格教養最終都是希望孩子成為一個自覺自律並且快樂的人。
我以自己的實際經驗來告訴題主,書本上的放養或者其他方法不完全適用於自己的孩子,如果不過問孩子的課業,不約束孩子作息,認為他自己就能自律,對自己行為負責,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放養,也有父母在背後始終關注引導
當然嚴格管教也不意味著將孩子的衣食住行全部用條框約束起來。其實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自律的孩子,既會學又會玩。當然這得要家長保持一個度,逐步引導孩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我給孩子選擇的是一個OK的平板,這個平板是隻能用來學習的,同時還能根據孩子平時的學習情況給他推送資料,孩子看見自己的學習效果之後就知道自己該學什麼,這就能逐步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而且這個學習機可以瞭解你的知識掌握情況,只讓你做不會的題,這樣就提高了學習效率,孩子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了。所以就能達到能自律學習,也會學也會玩的效果了。一點意見,希望樓主採納。
回覆列表
你說的兩個辦法都有些極端,最好是既不限制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給予相應的培養,讓其充分發展。同時又要加強對其他方面的引導,防止孩子出現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