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枝申斧
-
2 # 侯醫生的柳葉道仁心
如果您真的關心名人的去世,關心腫瘤。您怎麼不提今天又有兩位100歲、94歲的老人王光英、金庸離世!您為什麼不提問:也沒見他們過度健身,為什麼活這麼大歲數呢?
不提人姓名、不所指的有關癌症問題都是好問題,因為在癌症面前"生命是平等的"!
回答正題:這個問題提問的先決條件您已經設定好了,那就是健身可以防癌!但果真有這麼簡單嗎?
其實,這是一個過於天真的想法。 首先,腫瘤的發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臨床研究至今,發現很多疾病其實都是一個多病因的綜合病徵。 對於這些目前還摸不著頭緒的致病原因,單純的希望從健身鍛鍊而達到預防發生的目的顯然是"期望值"過高! 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的體育鍛煉本就是我們應該的狀態,放眼癌症低發的年代,我們每一個先人不都是這樣的嗎?其實,個人認為,目前的"養生""修身""健體""食療"等等只是一種對低發病年代的"迴歸"
-
3 # 李培軍
醫學尚未確知癌症的致病機理,現在所有的致癌因素都是機率和可能性,並非必然結果,運動與健康亦是如此。斯人己逝,唯願逝者安息!
-
4 # 楊老帥
君不見【武打王子李連杰,身患重病躺在床】,難道缺乏鍛練嗎?君不聞吳承恩《西遊記》中有詩道【人生人死是前緣,生生死死各有年。劉全進瓜回陽世,借屍還魂李翠蓮】嗎?又道是【閻王叫你三更死,誰能留人到五更】,此言聽著似迷信,其中道理自覓尋。健康長壽誰不想,可惜生死各有時。任憑黃金堆滿地,難買生死兩離別……
時至今天,致癌疾病的原因尚在探索之中,提此問題無異於給逝者家屬傷口撒鹽。
逝者為大,多說無益。願李詠老師一路走好
!
【權當作答,噴也無用】!
-
5 # 智陽凱平15367712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泳哥的做法是讓我佩服的,是大男人,好樣兒的,一路走好!,我再奉勸一下天天沒逼事瞎說的把嘴巴閉上,操,你還不如泳哥呢。
-
6 # 啟新裡
跑步治好癌的例子也很多,量,力而行不傷體能,癌細胞人都有,抵抗力強戰勝該細胞,體弱抗,力差,該細胞活躍的有。量力而行運動使人健康!
-
7 # 大叔1129
喝酒喝的,李詠酷愛紅酒雪茄,藏天朔開酒吧的每天都喝,師勝傑以前在酒廠乾的每天都要試酒,習慣了,說相聲後也每天必喝。這三人都是喝出來的
-
8 # 使用者2830493896704
一句話吃,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時候該少吃,這是得癌的根原,鍛鍊身體是不能缺少的,睡覺就更重要了,主要是睡覺的質量。常保暖也不能少。
-
9 # 花只只
謝邀,規律性的鍛鍊,健身,加上合理的飲食,睡眠,能治好絕大多數的慢性炎症,而幾十年的慢性炎症,細胞不斷的損傷,免疫系統不斷的修復細胞,細胞分裂的次數過多的話,極易導致基因突變,導致癌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習慣,生活和飲食習慣一定得改,不然你再健身也治不好慢性炎症,也極有可能會癌變,就像李詠一樣 他有慢性咽喉炎,除非不做主持人了,不然一直說話還是會讓咽喉部長期充血導致黏膜上皮細胞癌變,這也許是他功成名就的代價吧!所以有規律的健身,是能預防癌症的。前提得改掉長期損傷你細胞黏膜的生活飲食習慣,就像喝酒會損傷口腔黏膜 食道黏膜 胃黏膜,抽菸傷肺,長期吃檳榔的得口腔癌,喝功夫茶的口腔食道癌機率增加,日本韓國的鹹魚和榨菜會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癌,所以生活飲食習慣不改的話再怎麼健身都沒有用!覺得有用的點個關注,定期推送我學到的有用知識
10月29日,早上九點三十一分,知名導演哈文發了一條微博:
“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離世的,是她的丈夫——著名主持人,李詠。
回覆列表
得癌的因素主要是,一、基因遺傳,二、環境惡化,三、飲食習慣,四、性格脾氣,五、抗壓能力。和鍛鍊不鍛鍊關係不大,甚至和身體素質的關係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