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路開到荼靡
-
2 # 錢又銘
題目錯了。海水會結冰,只是不容易結冰。
海水的冰點低於淡水,並且隨著鹽度的增加而降低。當海水錶面趨向於結冰溫度時,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對流,進行混合。表層水開始結冰,析出鹽類而使鄰近水層的鹽度增大,使鄰近的海水的冰點再次下降。
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勻,從表層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溫接近冰點時,海面才會凝固結冰。所以,海冰不象湖水河水結冰那樣容易。
-
3 # 囧途愛美食
大海會結冰,只是不容易結冰。因為海水的含鹽的成分要高於一般的水,海水的冰點低於淡水,並且隨著鹽度的增加而降低。當海水錶面趨向於結冰溫度時,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對流,進行混合。表層水開始結冰,析出鹽類而使鄰近水層的鹽度增大,使鄰近的海水的冰點再次下降。
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勻,從表層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溫接近冰點時,海面才會凝固結冰。所以,海冰不象湖水河水結冰那樣容易。
-
4 # 豫現長安
主要原因是水具有反常性質——冰的密度比水低,使得深海溫度穩定在2~4℃;次要原因是,海水的冰點溫度低於零度。
我們首先來分析水的結冰溫度,冰點受兩個因素影響:
1、含鹽量
地球海水中的含鹽量平均是35%,這時候海水的冰點大約是-1.9℃;
2、壓力
深海壓力都比較大,每下降10米,大約增加一個大氣壓,每增加一個大氣壓,水的冰點大約下降0.0075℃;這樣看來,就算是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11034米,也就降低冰點到大約-8-1.9≈10℃。
兩者對冰點的影響都不大,看來深海的水不結冰,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沒錯!
水還有個極為特殊的性質,就是固態的冰,密度比液態的水還小,這一反常現象導致水具有很多奇妙的性質,比如固態冰漂泊在液態水之上,在常壓下,水密度最大是在4℃。
現在就容易解釋多了,為什麼深海的水不結冰啊?
因為如果深海的水結冰,冰的密度低就會上浮。
這樣的效果就是,密度大的水就會下沉,直到深海處密度最大,這時候溫度大約2~4℃,使得深海水的溫度非常穩定。
在遙遠的古生代,正因為水有這樣反常的性質,使得古生物在極為寒冷的時候,能躲在水底度過難關。
想象一下,倘若水不具備這樣性質的話,那麼水就會從水底開始結冰;在極寒的冬天,水裡的生物將無處可逃,從而被冰封。
-
5 # 俗雅科學
只要溫度足夠低,海水一樣結冰的。
比如:北冰洋就是冰出來的!南極周邊也結冰。俄羅斯北面的海岸線冬天也結冰,所以俄羅斯需要尋找不凍港作為海軍基地。泰坦尼克號是被冰山撞沉的。白令海峽冬天結冰時,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之間可以走過去。
廣大的熱帶、溫帶海洋一般不結冰,因為海水溫度比較高。
-
6 # 戶外一匹馬
因為海水含鹽量比較高,結點會低於零度,所以不容易結冰,但是達到一定溫度也會結冰,比如北極南極溫度很低所以也會結冰。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容易發生凝凍的路面會撒鹽讓其融化!
回覆列表
大海會結冰,只是不容易結冰。
海水的冰點低於淡水,並且隨著鹽度的增加而降低。當海水錶面趨向於結冰溫度時,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對流,進行混合。表層水開始結冰,析出鹽類而使鄰近水層的鹽度增大,使鄰近的海水的冰點再次下降。
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勻,從表層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溫接近冰點時,海面才會凝固結冰。所以,海冰不象湖水河水結冰那樣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