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茉茉農村創業
-
2 # 廚哥阿謝
放小河蝦進去最好了,我們這邊也養桂魚,河蝦20塊錢一斤,有點小貴,不用買太多,買幾斤進去可以吃到桂魚吃小白條仔。
-
3 # 我的家在大別山
桂魚,又叫鱖gui魚,肉食性魚類,我國四大淡水之一。其養殖培育包括夏花培育和魚種培育兩個階段。
剛孵化的魚苗,經過半個月的培育,從四五毫米長到兩三釐米,這個階段成為夏花培育。而將魚苗繼續培育到6-10釐米的階段,成為鱖魚種培育階段,根據您的提問,應該是處於魚種培育階段。
可以作為鱖魚種餌料的有:白鯽,團頭魴,鰱魚,鱅魚,草魚等魚苗,當長至1.5釐米左右即可當做餌料魚。也可以用野雜魚,成本較低。
餌料魚,要活的。按鱖魚總量的5%-10%來投放餌料魚,一般5天一投放。
注意的是水不能太肥,鱖魚對溶氧的要求較高,水質過肥容易浮頭。
-
4 # 寧波本地小海鮮
鱖魚 ,加州鱸魚屬於肉食性魚類,飼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要看餌料魚的情況,因此餌料魚的養殖更為關鍵,有資料顯示,鯽魚的適口性較好,可以選擇繁殖鯽魚。
一般成年後養殖主要投放鯽魚或者羅非魚(長度不超過鱖魚體長30%,外購餌料魚需使用5%的鹽水消毒15分鐘)
而作者說的幾釐米應該指的魚苗。
此時開口餌料可以是同日齡的鯿、魴、鯽魚苗。6~8天的鱖魚苗還可吃3~5日齡的四大家魚苗。9~15日齡的鱖魚苗可吃1cm長的餌料魚。
據專家介紹在鱖魚夏花培育過程中發現鱖魚苗是從尾部開始吞噬餌料魚,這是由於鱖魚眼的活動尚未開始,捕食餌料主要靠觸覺來進行,而細小飼料魚的運動主要靠尾部的振動,故都是從尾部被鱖魚吞食的。當鱖魚長至2cm以上時,對外界的反應日趨敏感,攝 食方式亦有較大的變化,從開始從餌料魚尾部吞食改為從頭部吞食。
-
5 # 鄉村回憶112
一、桂魚吃什麼
1、桂花魚是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對餌料有較強的分辨能力,終生主要以活魚蝦為食,即使是剛開口的魚苗,也要攝食其他魚類的幼苗。長大後,除食活魚外,還兼食蝦類以及蝌蚪等。
2、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將要死亡但尚能活動的魚,以及在水流作用下呈動態的剛死不久的魚或魚形的配合飼料,也能誘發其攝食反應,在食物缺乏條件下,經人工馴養,也能少量攝食。對於死亡較久的餌料魚,無論是鱖魚苗、魚種還是成魚,都不攝食,即使攝入口中也會立即吐出。
3、其攝食方式,在魚苗階段是主動追逐食物魚,先咬住尾部,然後慢慢吞入;至大魚種和成魚階段,為埋伏襲擊式。常在水中隱蔽,發現可口食物時,眼睛緊盯著,並隨時調整方位和姿勢,當獵物靠近時,便猛然出擊,當頭咬住,然後吞進,只要食物魚的體高小於鱖魚口裂的高度,一般都能吞入。
二、桂魚飼料
1、早期餌料魚:在準備放養桂花魚的池塘每畝預先放養鰱、鱅、土鯪、麥鯪、泰鯪、鯽魚等魚苗(魚花)100-200萬尾,作為桂花魚的早期餌料魚。投餵花生麩、麥皮等粗飼料,經15-20天培育,餌料魚長至1.5-2.5釐米體長時,使用0.7ppm硫酸銅和0.5ppm強氯精殺蟲消毒後,可投放入2-3釐米規格的桂花魚苗培育。
2、中期餌料魚:在四大家魚池塘每畝混養20-30萬尾土鯪、麥鯪、泰鯪等魚苗,也可專塘培育鰱、鱅、鯽魚等魚苗作為大規格桂花魚的餌料魚。
3、後期餌料魚:除自產自給外,還可以外購。養殖後期一般進入冬季,鯪魚類餌料魚易凍死,應培育備足一些鰱、鱅、鯽魚等受寒品種類餌料魚越冬,用作冬春季節的桂花魚的後備餌料魚。
我們現在知道了桂魚吃什麼食物,桂魚屬兇猛肉食性魚類,性兇猛,常以其它魚類為食,幼魚喜食魚蝦,成魚以吃魚類為主,冬季停止攝食,日常的餵養在養殖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6 # 山裡潤土
桂魚是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對餌料有較強的分辨能力,終生主要以活魚蝦為食,即使是剛開口的魚苗,也要攝食其他魚類的幼苗。長大後,除食活魚外,還兼食蝦類以及蝌蚪等。
-
7 # 百牧通
桂魚人工養殖可投餵顆粒飼料. 鱖魚又叫桂魚、季花魚等,屬鱸形目,鱖魚屬,其分佈很廣,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鱖魚肉嫩、刺少、味美、營養豐富,是席上珍餚,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池塘中不僅可以混養少量鱖魚,以清除野雜魚,還可以專塘飼養,是目前淡水養殖的熱門品種之一。
一、生活習性 鱖魚是典型肉食性魚類,在人工餵養時,可喂死魚、死蝦等。雄性魚三齡成熟,雌性四齡成熟,其生長速度較快,當年可達50~100克,第二年可達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長到1~1.5公斤。
二、池塘條件 鱖魚成魚養殖的池塘,面積宜3~8畝,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應2.5米左右,底質最好是沙質壤土,腐殖質較少,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釐米以上。
三、餌料魚培育 餌料魚養殖面積為鱖魚池的3~4倍。從鱖魚的適口性和經濟角度考慮,餌料魚一般選擇白鰱、鯽魚等品種,放養密度為畝放魚苗30~50萬尾。魚苗放養後,不用立即投飼,待浮游動物數量減少、魚苗在池塘四周覓食時,開始投餵豆漿或其它飼料。在培育前期,飼料吃光就添,而在後期應對餌料魚規格予以控制,將餌料魚長度控制在鱖魚體長的1/2至1/3之間。 一般放養8~10釐米的鱖魚種,餌料魚應控制在3~4釐米。
四、鱖魚種放養 單養鱖魚時,可畝放規格為8~10釐米的鱖魚種800~1000尾。也可在鱖魚池中混養一些繁殖快的魚類,以作為活飼料。一般每畝放養200~400對羅非親魚或60尾二冬齡鯽魚。用稀網將魚池隔成兩半,一邊養鱖 魚,一邊養其它魚,使繁殖的幼魚穿過稀網成為鱖魚食料,同時鱖魚的活動又不妨礙其它魚類的安靜繁殖。
五、飼養管理 1、投餌:採用間隔投餌料魚的方法,在養殖前期和後期,每7~10天投餵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餵一次,應保持鱖魚與餌料魚的數量比為1:5~10,餌料魚太少,會影響鱖魚攝食和生長,太多則容易引起缺氧浮頭,對鱖魚生長不利。 2、水質管理: 要經常加換新水,特別是6~9月份,每5~7天加換新水一次,每次15~20釐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進鱖魚健康生長。可在池四周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為魚提供隱蔽場所,同時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每隔15~20天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公斤。及時合理開增氧機,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魚缺氧,同時應準備一些增氧劑,可在魚缺氧浮頭時用於搶救。
1、魚塘條件:面積2~5畝,水深1.5米以上,每1~3苗配置一臺養鰻用水車式增氧機,有防逃設施,有豐富新鮮水源。
2、水質:酸鹼度6.5~7.5,水中溶氧3/升以上,高溫、高密度時加深池水。
3、放養密度:3釐米魚苗,每畝12000~15000尾;5~7釐米魚苗,每畝8000~12000尾;10釐米以上魚苗,每畝6000~10000尾;每畝套養0.3斤以上鱅魚30~50尾;0.5公斤以上鰱魚10~20尾。
4、魚病預防:放苗入塘前,用3%~5%鹽水浸浴3~5分鐘,或0.5%。高錳酸鉀或0.5%。痢特靈浸浴消毒。
清塘時用生石灰100公斤/畝消毒,平常用小蘇打(碳酸氫鈉)調節酸鹼度,用量每畝1米以上水深用0.5~1斤,每20~30天1次。養成期,每15~20天用氯製劑消毒水體,預防疾病。
5、餌料投餵:10釐米以下魚苗培育,魚花以肥水下塘最佳,經12天后,在岸邊潑灑鰻料漿,過3~5天后,在塘內一邊或兩邊每隔5~6米用塑膠板作食臺,將鰻料(團狀)或紅蟲置於臺上,食臺設在水面下20~30釐米,讓魚自由採食。隨著魚體增長,逐漸減少食臺,食臺上餌料一次不宜過多,每日喂5~8次。10釐米以上至上市階段全程使用增蝨膨化料,可取得理想效果。
水池塘蝨喜陰、怕光,所以最好在上午8:30之前投餵,下午在18:00左右投餵,一日2~3次;每次以20~30分鐘吃完為準。每尾體重50克以下,投料量為體重的5%~8%,每尾體重50克以上為3%~5%。上午用料佔全天的60%~65%,下午佔全天的35%~40%,以利於魚更充分消化吸收。
6、注意事項:本地塘蝨屬暖水性魚類,最適生長溫度25~30℃,當水溫高於32℃時,易引起暴發性魚病,應引起特別注意。在6~9月份,氣溫高、太陽猛烈時,中年1:00-3:00時,連續或間斷開增氧機1~3小時,以利於增氧、調水和降低水溫,這是養殖本地塘蝨增產和防病的重要措施。
-
8 # 彭桂花
吃活苗。可以將帶有鯽魚卵的魚巢,也就是浮把,放入水中。每畝50萬左右。分兩三次放,每批隔一天。這樣的話規格不齊的桂花魚苗都可以吃。用控制飼料投餵量的方法來制飼料魚的規格,一般放養規格為2公分左右的桂魚苗,飼料魚規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
-
9 # 寧波本地小海鮮
鱖魚苗階段開口餌料可以是同日齡的鯿、魴、鯽魚苗。6~8天的鱖魚苗還可吃3~5日齡的四大家魚苗。9~15日齡的鱖魚苗可吃1cm長的餌料魚。
鱖魚夏天培育過程中發現鱖魚苗是從尾部開始吞噬餌料魚,這是由於鱖魚眼的活動尚未開始,捕食餌料主要靠觸覺來進行,而細小飼料魚的運動主要靠尾部的振動,故都是從尾部被鱖魚吞食的。當鱖魚長至2cm以上時,對外界的反應日趨敏感,攝食方式亦有較大的變化,從開始從餌料魚尾部吞食改為從頭部吞食。
回覆列表
吃活苗。可以將帶有鯽魚卵的魚巢,也就是浮把,放入水中。每畝50萬左右。分兩三次放,每批隔一天。這樣的話規格不齊的桂花魚苗都可以吃。用控制飼料投餵量的方法來制飼料魚的規格,一般放養規格為2公分左右的桂魚苗,飼料魚規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