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閱軒愛讀書屋
-
2 # yao33168
兒童節到了,可是對於許多80後,9o後的人們來說,時光荏苒,那些彷彿就在昨天的童年已然逝去多年,那些曾經陪你一起瘋狂的朋友們還好嗎?也許多數人已經洗盡鋁華,褪去稚嫩,成了孩子的爸媽,但童年留給你的回憶終會成為一場最美好的懷念。今天,就讓我們和你一起回憶那些玩過的童年遊戲吧。也許,你還會和你的孩子一起玩耍那些曾經的遊戲。
滾鐵環滾鐵環是80年代孩子們的炫技寶物,幾乎每人都有一個,那時,擁有鐵環就如同現在的孩子帶著滑板上學一樣,非常風光。在那個時候,馬路上車少,在路上滾鐵環是比較安全的。上學一路上滾著鐵環走,不但能夠免去行路的單調,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樂趣無窮,那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群揹著書包,滿頭滿臉髒兮兮的孩子,推著鐵環奔跑在馬路上,譁啷譁啷的聲音響成一片,場面頗為壯觀。不過後來,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車流量也越來越大,到了90年代之後已經很少有孩子玩這種遊戲了。
鐵環,是用一根鋼筋或是粗鐵絲彎成一個直徑大約4o釐米左右的圓圈,然後用一個半圓的鉤作“車把"孩子們手捏頂頭是V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著一個黑鐵環向前跑,發出譁啷譁啷的聲音。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需要一定的技巧。個人活動,集體競賽均可。有50米,100米競速,還有越障礙等比賽專案。
玻璃球
彈彈珠小巧美觀,晶瑩耀眼的玻璃球是很多人童年最酷愛,最常玩的遊戲之一。因為體積小,玩著方便,所以無是校園,樹下,還是院裡……到處都留下了孩子們遊戲的蹤影和飄蕩著歡樂和純美的笑聲。
玻璃球的玩法很簡單,就是先在地上畫一個大的長方形,然後在各個方位和中間用尖石塊或小刀挖出五個小土坑。在第一個坑的前方用石塊或粉筆劃出一條界線。無論幾個孩子參與,大家同時從界線上發球,誰彈得最遠又不出格,誰就第一個出手,然後依次類推。彈者先將自己的球彈入第一個坑中,在掏起往第二第三坑中彈,當投入了第五個坑時,手中的球就象”寶刀"似的,能"殺人"了,隨便睡準其他球去中那個,那個玻璃球就成為自己的囊中物,若在投坑之時,五個坑無論哪一個沒彈中,就直接退出,由下一個人上場,一人一回。
丟沙包
丟沙包是經典的集體遊戲之一。在8o年代9o年代極為風靡。用碎布及針線縫製而成,用細沙塞滿的沙包是用來作武器"投殺"對方的。丟沙包是一種挺鬧騰的遊戲。男孩和女孩混在一起玩,是一項團結合作的活動,當然沙包也可以換成皮球或者其他傷害性較小的投擲物。
丟沙包的玩法很多,其中最流行的一種是先在空地上劃好一個大圓圈將參與者,按抽籤的方法分成甲乙兩組,一組站在圈外,一組站在圈內。毫無疑問,圈內的人已被圈外的團團圍困,圈外的人一聲令下,紛紛將手上的沙包扔向圈內的人。如果擊中圈內的人的腳部,被擊中的人,便要淘汰出局,必須走出圓圈。直到後一個人被擊中淘汰為止。
鬥雞
這種遊戲我們徐州叫對拐。
遊戲規則是一腳獨立,另一腳用手扳成三角狀,膝蓋朝外,用膝蓋去攻擊對方,若對方雙腳落地,則贏得戰鬥為勝利者。在童年遊戲中這是最激烈,最有男子漢氣概的遊戲。不過,有少數年齡大些的女生也喜歡這種遊戲,而且殺傷力驚人。
跳皮筋
跳橡皮筋是女孩子的最愛。每次一到下課或者體育課自由活動時間,女孩子就會三三兩兩集合在一起,開始分組跳皮筋。大家一定還會記得那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小皮球,圓又圓,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跳橡皮筋,還有許多等級,遊戲升級則是將皮筋的高度隨著玩家的完成度逐漸向上提升。首先是腳底,然後升到腳踝,小腿中央,膝蓋,胯下,腰間,腋下,肩膀,耳朵和頭頂的位置。你曾經的最高紀錄是幾級呢?
時代不同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擁有自己兒時的回憶,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會有時代的烙印。硬說哪個時代的童年更美好,哪個時代的童年更無趣,都是失之偏頗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
3 # 一曲斷腸淚滿襟
那時候對電視節目不感興趣,放假最喜歡的是和表哥或者表弟玩小霸王,至今家裡還有很多卡,魂鬥羅,超級瑪麗玩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嘿嘿
-
4 # 我的生活與故事
那個時候的遊戲很多,不像現在小孩子玩電腦遊戲,看手機看電視,那個時候我們六零後身體都很皮,在一起玩的時候碰傷摔傷誰也不用誰賠償。玩的花樣有鬥拐,骨趾,拔河,玻璃球,打拉子,跳繩,摔泥巴,捉迷藏,滾鐵圈,摔元寶,紙飛機,爬樹,翻羊車軲轆,游泳潛水,摔跤。我說的這些可能現在的小孩有的不知道是怎麼玩的了,今天不看到這個問答我也想不起來了,時間太長了,很多玩發現在都消失了,不過那個時候的童年還是很快樂的。
回覆列表
小時候玩的遊戲特別多:
打沙包,老鷹捉小雞,擊鼓傳花,丟手絹,跳繩,陀螺,玩打水漂,放風箏,玩彈珠……
玩的遊戲可多了,那時候雖然網路不發達,電子產品也少,但是玩的特別開心!
也許簡單才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