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魏彥豐

    明星的“人設”,其實是印象管理的結果,通常暴露在公眾眼裡的形象是經紀人設定好的,只向我們開放最美好的一面。

    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往往都是他們最美好的一面。然而,人畢竟是人,是人就有缺點。由於明星被關注度太高,缺點一旦被發現也會被放大,導致惡劣印象取代美好印象。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因此,明星的人設崩塌是因為印象管理不善,保密工作做得不夠。要知道明星們原本就不完美。我們要理性看待這種“崩塌”,保護好自己不要“崩潰”就好。把那些已經封神的娛樂明星拉下神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理性。況且,娛樂明星的道德感本身就低,道德人設很難靠得住。

    生而為人,我們應該有偶像,也應該有人崇拜,但是,我們應該崇拜那些對社會貢獻大的人,比如袁隆平、屠呦呦等科技明星。他們不需要人設,也不會崩塌。

  • 2 # 歷史玄武門

    最近這一兩年,很多明星紛紛人設崩塌,從“學霸明星”崩塌到“真心暖男”崩塌,從“青春少女”到“賢妻良母”,人設崩塌處處可見,讓人不再相信這個社會了,這個時代的明星還有真人麼,還有沒有不帶面具的呢,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理解呢? 01 明星背後的是一種消費期待。

    明星人設背後承載的,是“一種消費期待”,心理學叫“心理預期”。

    我們大眾消費和吸收的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他們的歌曲、舞蹈、電視劇,同樣也在消費和吸收精神層面的,明星的人設或他的價值取向。

    現代人消費的品牌意識和原始人崇拜的圖騰,是相同的心理機制,本質上都是追求身份辨識和群體認同。

    女生看到LV和庫奇的包包,那不僅僅是一個能裝東西的手袋,而是所有朋友的羨慕、女王的榮耀、眾星環繞的感覺。就如同男人追求一輛超級跑車的感覺。

    02 明星人設崩塌是群眾情緒的宣洩效應

    中國人習於“捧”和“殺”,缺少理性的思考,任何人設都通過不了人性的考驗。

    “宣洩效應”這是說崇拜者在崇拜活動的情境中,透過激烈和誇張的行為表達被壓抑的情感。現代社會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社會價值觀不一樣,明星承擔了好人設帶來的粉絲和流量的同時,也承擔了對該人設的負面的評價和影響。

    網際網路給了更多“粉絲”表達自己觀點的渠道,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情。某明星在參加湖南臺活動時候,被一個女粉絲大聲表白併成為“寶寶”遭到主持人的痛批。而很多明星是被迫貼上某種標籤以便於宣傳和流行。 所以,明星人設是粉絲心理預期的幻想,明星人設崩塌也是群眾情緒宣洩渠道。

    03 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是指追星的人會把自己的某種夢想、慾望和快感,投射到偶像身上。

    為什麼灰姑娘型別的影視劇永遠都不過時?

    就是因為它投射出了大多數少女心底的渴望,就是雖然我平凡,但是我善良,就會有很多人愛我,這個橋段屢試不爽。

    現在很多00後喜歡鹿晗和TFBOYS, 因為這些小鮮肉經歷了同齡人沒經歷過的事情,什麼天然高顏值啊,超高的人氣,堅強的音樂夢想之類的,在投射效應作用下,粉絲會認為明星的經歷等同於自己的經歷,所以偶像越成功,粉絲就越死忠。

    04認同效應,這是說偶像的言行和自身價值會給人樹立榜樣,讓粉絲產生無窮的幻想,他們會認同偶像的人格魅力。

    比如說,前幾年特別火的超級女聲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超級女聲是晉級選拔的賽事,每一次晉級都需要粉絲用手機簡訊投票,這一投票就成了現象級事件,因為整個選秀的過程,超女們的個人經歷都直接展示給觀眾看,特別容易引起共鳴,讓觀眾對選手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後來冠軍李宇春成為一個基金的代言人,她的粉絲們很認可李宇春這種熱心公益的行為,所以在短短兩個月時間,他們就自發組織了玉米基金,籌備了幾十萬的善款,這就是認同效應帶來的巨大能量。

    05 補償效應,粉絲透過敬仰和崇拜某個偶像來獲取自我感受或者人際交往上的滿足。

    為什麼會有這種滿足呢?因為他們能看到偶像身上不一樣的東西,這種欣賞角度的不同,讓他們獲得了優越感和滿足感。

    比如說,好多男孩子喜歡喬丹,是因為喬丹籃球技術爐火純青,但總有一部分人和別的粉絲不一樣,他們不只欣賞喬丹的外在表現,更願意談論喬丹的領導能力、對待勝利的偏執態度等等這些內在的東西。

    能看到偶像更深層次的東西,讓他們獲得了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這可以補償現實生活中自我感覺和人際關係上的不足。

    06歸屬效應。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心理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類,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

    青少年追星為的是哪個層面的需求呢?是歸屬需求,因為學生黨們處於青春期時,情緒波動比較大,這個階段很容易和父母關係疏離,孤獨感會喚起歸屬和愛的需求,而追星這種行為能帶來歸屬感,比如,他們在電影裡看到影視明星,某句臺詞道出了他們的心聲,聽到了歌星的某首歌曲,就喚起了某種情緒上的共鳴,如果恰好他身邊的小夥伴也喜歡同一個偶像,那會更讓他有找到了組織的感覺。

    總結,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發現自己,找到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小時候我們的理想是成為科學家,長大後開始追星,因為那裡有你未來的影子,等到我們長大了、成熟了,我們才發現,成為自己是多麼的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期待由鄧倫和馬思純主演的電視劇《加油,你是最棒的》開播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