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在前沿
-
2 # 豫小沁
這部影片呢我花了三個多小時一口氣把它看完。看完以後感觸特別深,我覺得外國人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整部電影製作非常考究。完全可以當做歷史紀錄片來看。
更有意思的是,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是第1部獲得中國政府允許在故宮實拍的西方電影,影片中,光是幼年溥儀登基大典,百官朝拜就動用了19,000多群眾演員。製片方還請到溥儀的弟弟溥傑擔任了電影的歷史顧問。在2018年的時候,末代皇帝的導演去世了。又掀起了一番。末代皇帝熱。 -
3 # 白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
這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第一部在獲准在紫禁城內拍攝的西方電影是Lucy Jarvis1973年為NBC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紫禁城》。
這部片子裡只是把溥儀當作了一個普通人,一不小心誕在了帝王家,莫名其妙地立為皇儲,然後被大時代裹挾著不斷向前、向前、再向前。影片裡的溥儀,沒有什麼大智慧,眼界既不深邃也不寬廣,厚此薄彼、欺軟怕硬都寫在了臉上,平凡得跟紫禁城外的你我一樣。在觀影的過程中,大家很容易便忘了,他是一個皇帝,就像我們也很容易忘了——皇帝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一個皇帝。
溥儀是充滿悲劇感的,僅僅末代一詞足以讓人唏噓不止。面對歷史的車輪,即使是皇帝也無法抵制其前進,無法把握歷史奔跑的方向。皇帝貌似威儀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權,卻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他和我們一樣,只不過是歷史馬車上的一名可憐乘客。
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目光,卻折射出了整個歷史、整個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變遷和興衰,在歷史洪流之中,個人的起起伏伏終究只是區區塵埃,命運與輪迴的古希臘式悲劇卻賦予了中國式的大氣磅礴和韻味流長。以西方人視角窺見的中國文化,美得驚心動魄,卻又悲得無法自已。結尾的恍如隔世。
-
4 # 30秒聊電影
還是好早前看的,第一感覺就是對於那段歷史的還原度,不管是服飾還是造型都極大還原當時的場景,感嘆一句國產如果也能做到這一步該多好。真不敢相信這部電影出自一個外國人之手,這部電影的精益求精鑄就了這部電影的成功。
-
5 # 言正影片
《末代皇帝》成片於1987年,曾經獲60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九項大獎,影片語言為英語,導演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這部電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以中國為題材的最佳影片,同時也是第一部獲准進入到紫禁城拍攝的故事片電影(不包括紀錄片)。
影片整體的質感是以現實為基礎的回憶,服飾與佈景遵循了一種在考據基礎之上卻又不被束縛的會適度發揮想象的感覺,但如果追查起來,卻可能比現在許多清宮戲真實得多。
影片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色調與光影,表現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情緒與劇中人物的心境。
某些影評人所說這影片主要使用自然光,其實並不是。
打光打得自然,和使用自然光是兩回事。舉個例子這個鏡頭,雖然看起來是自然光,但太陽的平行光,怎麼能把桌子腿的影子照向兩邊?所以其實是窗戶外面兩側各有一個光源,才能把影子打成這個形狀。
色調、光影與攝影角度,伴隨著主角內心世界的切換而改變著,時而朦朧,時而壓抑,時而光明,時而悲涼,時而夢幻,時而現實。
導演的鏡頭語言非常考究,影片前段紫禁城中的那些段落尤其出彩,而後段特別是到偽滿洲國那段,不知為何,鏡頭密度和張力略有降低。
此外,貝納爾多其實是一個慾望與理想橫飛的義大利導演,比如《戲夢巴黎》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的膠片裡,總是少不了情慾的描寫,而這部分也是電影非常值得稱道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從影片英文臺詞butterfly表現來看,他的乳母某種程度也算他的初戀,他吃奶的鏡頭其實是有隱晦的性暗示在其中的,在這個意義上,與《言葉之庭》裡面量腳的那段非常類似。
說到影片的主題,羅伯特麥基先生從劇作角度所說的是身份,意即“我是誰?”別人給了溥儀一個又一個身份,比如皇帝,紫禁城內的皇帝,花花公子,傀儡,戰犯,或者是最後的花匠?其實他一生的時間都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卻在一直尋找。
不過從電影意象上來看,牢籠和門的反覆出現,其實可能預示著這個片子真正將到的是自由與束縛的主題。溥儀生在一個外在紫禁城,內在皇權的牢籠之內,這是大家為他打造的。他一開始總想要出去看看,獲得自由,大家卻不讓。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離開了這個牢籠,卻發現自己內心在乎的,是這個他童年時代拼命想要掙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當日本人找到他時,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願的走向了偽滿洲國的皇宮,重新被關了起來。但隨著日本戰敗,一切成為了泡影,他作為戰犯被關進監獄,但他仍覺得自己是皇帝,執意要擔負起日軍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長的生活後,當他被放出來時,不管是被迫、被監獄長感召或是自願,他終於平靜地放棄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門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蟈蟈放出來,臉上卻充滿了釋懷的微笑。因為此時他已經和蟈蟈一樣,從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來,終於自由。
遺憾的是,他那時候距離生命的結束也不遠了。
回覆列表
影片開始的時間軸被鎖定在建國之後,清王朝廢帝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被作為戰犯從蘇聯押回國內。心灰意冷的他打算在廁所了結自己的性命,卻意外地被發現救起,於是倒敘的閃回手法交代起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整部影片在光影方面的運用堪稱教科書級別,和多數電影雙重時空結構的處理一樣,導演用多種色調去區分多個時間節點,不同的光線安排也印證著人物不同時刻的內心變化。溥儀特殊的成長軌跡和人生選擇,在光影和色彩的映襯下顯得神秘而充滿魅力。